苏海青朗读《特别推荐:我感受到了爱的神奇》

苏海青朗读《特别推荐:我感受到了爱的神奇》

2016-06-29    36'07''

主播: 爱与幸福博客朗读

1279 21

介绍:
【特别推荐】我感受到了爱的神奇 ——我们的生命究竟如何才能绽放(案例) 文:爱与幸福大家庭 容八期 谭开燕(昆明) 点评:郑委 朗读:苏海青 博文类别:感受生命的故事 发布时间:2016-06-28 郑委老师前言:”爱很神奇“ 和”生命绽放“是常常出现在我的文章中的词,但很少有人真正的能体会到这两个词的美好,而我的核心工作就是让更多人感受到爱,感受到爱的神奇,相信”爱是化解一切问题的良药“,让更多人能够生命绽放,相信”人生的方向是做一个温暖而有力量,喜悦而又无私是人“。为此我做了很多事,也写了很多文章,还不厌其烦的把爱与幸福理论中生命绽放的循环方法一次一次的告诉大家:”有脑无心慢慢找心,坚持不懈用爱暖心,倾诉释放突然开心,红人喝奶养心,相信美好拥有爱心“ ,今天昆明的开燕用她的亲身经历给我们描述了她美好的体验的全过程,推荐大家好好的阅读这篇文章,感受爱的神奇和生命绽放的美妙。 —————————————————— 参加这次“爱巡山”会长心心之旅,纯属偶然。云南联谊会一直没有明确的带头人,我们十五个家人就各自分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团结带动当地的家人一起前行。所以,我们有十五个所谓的“会长”。第一次报名是因为看到有冬梅老师带团,很想近距离接触冬梅老师,所以就报了。但当时因为人数不够和其它原因,被取消了。后来,又看见通知,改在了西安,只有宋希军老师带团,感觉宋老师太严肃,便不太想去。昆明家人艳萍报名担任了会长心心之旅的财务负责人,打电话与她沟通,她说去吧,会长们都是能量很足的人,我们去感受一下,于是我和艳萍就成了这次会长心心之旅的三名女性中的两名。(郑委老师:当我们没有目的的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很容易找到真实的自己,也很容易生命绽放,我常常和参加研修班的学员说,到了现场,放下目的,什么都不想,让自己的心慢慢感受就好了,心会告诉你所有事情的答案,这一次,开燕一定深刻的理解了这一点,如果按原计划是冬梅老师带团我相信“带有目的,想着小我如何绽放”的开燕可能不会有这么大的收获,而这一次并不想参加宋希军老师带团的心心之旅,“被动参与,没有目的,用心感受”的开燕却收获了生命的觉醒和绽放,相信开燕对“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这句话会更加深刻。) 来以前,对这次会长心心之旅是报有很大期待的,一是可以解决我最近遇到的改变的动力和方向的问题,二是郑委老师专程过来给大家上一天课,一定收获很大,三是可以借鉴学习其它地方 联谊会好的经验和做法,回来后更好地帮助当地的家人。(郑委老师:因为期待才会失望,很多时候期待就是欲望,当我们满怀期待的时候,我们只会关注期待是否达成,却看不到期待结果之外人和事情的美好,我们就错过了美好。) 没想到,去到西安之后,我的感觉却一天比一天糟糕。首先是和大家有很深的隔膜感,这次会长心心之旅,大多数都是男性,我一个人也不认识,到了那里才发现,他们彼此都很熟悉,大家见面亲热的聊天,拥抱,我仿佛成了个局外人,心里渐渐有了紧缩感,觉得无法融入大家,自己也不被大家看见和关注。第一天,是宋希军老师带领大家开沙龙,希望大家能够敞开心扉,真实的面对自己,说说自己的问题和困惑,因为只有会长们自身得到成长了,才有力量去帮助更多的人。我一直想发言,说出自己心中感受和困惑,但因为内心太弱,总是瞻前顾后想得太多而失去了机会,心里为此一直闷闷不乐。(郑委老师:唯有真实才会成长,开燕现在一定明白了这个道理,爱与幸福七字真言中“晒”就是让大家想办法真实,没有真实就没有信任,没有真实就爱,没有真实就没有真心,当我们真实了,心可以打开,爱可以进来,信任的美好就开始传递。我们为什么不真实,因为我们内心不强大,我们“怕”,怕丢人,怕别人看不起,怕收到伤害......心中充满怕,当然不阳光。)晚上,大家在外面欢声笑语,我把自己一个人关在房间里写心心之旅的报道。因为还是按照以前在工作中写新闻报道和公文的方式在写,自己都觉得干巴巴的,毫无趣味。晚上,郑委老师到了,他吃完晚饭,十点多钟了,还把大家召集到会议室,把这次会长心心这旅的一些想法和大家做了交流。郑老师注意到了我,说以前没有见过我,被老师看见,心里觉得好受了一些。(郑委老师:我不仅注意到开燕,我还注意到她并没有融入,也不是很开心,所以我和她说“没见过她并不熟悉”让她知道我看到了她,然后我还和她说“男士多,女士少,一定会觉得被忽略了吧”,她点点头,我让她知道我看到了她内心的真实,我想还要做一点刺激她的事情,让她包裹的内心起波澜后释放,所以我还小刺激了她。) 第二天,郑委老师给大家上课。我鼓起勇气问了个问题,女儿说不要总是说她的优点,要指出她的问题,这样她才会进步。女儿为什么会这样说?是不是我写的心赏让她觉得不真实?她是不是对自己要求太高,会不会压力太大?郑老师说,这说明你们之间的关系好了,孩子才会这样说。并说我是个凡事都喜欢把问题往自己身上揽的人,有时把别人的问题也往自己身上揽。他说我的心还没有打开,内心还是很封闭,很紧缩,我修行的路还很长。最后,郑老师又说了一句,就你这样的,还来当会长。就是这一句话,深深击中了我,我觉得自己被否定,不被认可,我付出的努力没有被看见,被鼓励,心里充满了委屈和沮丧。(郑委老师:这就是我对她的小刺激,把真实的她呈现出来后再开个玩笑,让她内心世界不再伪装,因为我知道,我离开了,所有的人都会温暖她,我相信爱与幸福的环境,这就是我常说的“鼓之以雷霆,润之于风雨”,我的角色就是“鼓”,“润”的事交给大家。这里我提醒所有的老师和学员,只润不鼓和只鼓不润都会伤害到别人。)课间休息的时候,我忍不住到卫生间偷偷地流眼泪,不想被别人看见我的软弱和无助。从卫生间出来,刚好遇到文月老师,她对我说,你做得对,就是要多问,郑委老师是高人,他看到的比我们要更高更远。文月老师的话,让我有一种被接纳、被理解的感觉,心里觉得好受了些。 课间休息完继续上课时,郑委老师轻描淡写地问了我一句,是不是有什么感受,我看你眼睛有些湿润,我为了掩盖我的难过,也没有说什么。(郑委老师:这样的试探着说话就是看开燕内心有没有力量来真实的表达自己,如果她不表达说明时机还没有到。)在郑委老师讲到中西方文化对于个人生命意义的不同追求时,我又一次把心中的疑问抛给了老师。我不知道自己改变的动力是什么,我的家庭没有太大的问题,孩子一直很优秀,目前在美国读高中,夫妻关系,和老人的关系都没有大问题,似乎找不到继续前行的动力了!郑委老师用他的一个亲身经历给我们讲解了这个问题。他很多年前看到一个朋友出家,觉得很不理解,饮食男女的快乐他都没有享受到,为什么要去过苦日子。一次他去一位94岁高龄的大德长者家中做客,说出了这个问题,长者慈爱的拍着他的肩膀说,“你这个朋友一定是感受到了更高级的快乐啊!”郑老师给我们画了四个横向坐标,X1、X2,X3,X4代表四重境界,处在X1坐标的人永远体会不到X2,X3,X4坐标的人所体会到的快乐,但处在X4坐标的人知道处在以下所有坐标的人的感受。郑老师说,他现在回过头来看5年前自己写的博文会觉得很幼稚,五年后再来看今天的自己,可能也会觉得很幼稚。这就是不断修行的动力,让自己站在不同的人生高度去领略人生的风景,去感受生命的意义。你站在一楼看到的风景和站在一百楼看到的风景是截然不同的。(郑委老师:知识只能让人有个概念,而不能让人真正的有体悟,开燕这个时候脑子里明白了一些知识,她的真正的体悟在后面。) 第三天上完课后,晚上组织了篝火晚会,大家开心的欢笑,一个个都是那么真实自然,我放不开,只是拘谨地看着大家的欢乐。后来,文月老师哭了,边唱歌边哭,我们上去拥抱文月老师,看到文月老师那么真实自然的流泪,不知怎么的,我也特别想哭,我不知道为什么要哭,但就是想哭。(郑委老师:想哭为什么不哭?为什么要用脑来压抑我们的心呢?其实开燕就是这样用脑抑制心的人,这样的人当脑抑制不住心的时候,往往是情绪化的时候。一个人只哭不笑一定是有问题的,只笑不哭也是有问题的,不哭不笑那问题更大,又哭又笑那是精神出现了问题,真正内心强大的人,该哭的时候就哭,该笑的时候就笑。)紧接着,亲爱的光哥把我请上了台,让我和大家说点什么,或是表演个节目,我站上去,话没开口,就声音哽咽,我挣扎着说出我想得到大家的爱时,就泣不成声了。(郑委老师:在爱的环境中浸泡了几天,开始真实了,“想得到大家的爱”而泣不成声说明开燕还是个缺爱的孩子,这是她内心最深处的需求。)我出声的痛哭,一个又一个家人上来抱我,每一个温暖的怀抱都让我更加想哭。一开始,我的脑还在想,我到底是为什么哭啊?想知道答案,后来,实在顾不上,也就不去想了,只是尽情地流泪。(郑委老师:脑是永远想明白心的,人生应该随心生活,这里的随心不是“随心所欲的随心”,而是真实的去看到自己的心,正视它,温暖它,修行它,让它越来越强大,越来越柔软,越来越有温度。美好的新特别奇妙,它柔软而强大,温暖而又充满力量。开燕在这个时候找到了自己,感受到了爱的力量,那种感觉特别的美妙,尽管是在哭)文月老师上来抱我了,她抱着我说,你们两个女人,独自来到陌生的城市,来到一群陌生的男人中间,是需要很大勇气的,真是太不容易了。文月老师总是能准确说出我们心里的感受,让人感觉特别温暖。宋老师上来抱我了,我说,宋老师,感觉你很严肃,他说,你当然会感觉我很严肃啦!男神会长们一一上来拥抱我,他们的拥抱让我觉得特别有力量,心里有一种非常踏实温暖的感觉。后来,江涛会长一直默默地拉着我的手,陪我坐着,什么也没说,只是不断地把他的力量通过握着的手传递给我。晚上回到房间,亲爱的艳萍用心地陪着我,让我说出了埋在心里的委屈。有爱的西安家人清华,到房间陪我们聊到深夜,分享她改变的故事。从她身上,我看到了一个真正改变自己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