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黎静 朗读《谈“优秀的人”》

曾黎静 朗读《谈“优秀的人”》

2018-05-11    16'56''

主播: 爱与幸福博客朗读

805 15

介绍:
郑委老师强烈推荐此文 《谈“优秀的人”》 文:郑委&生青杰(陕一期学员) 朗读:曾黎静 博文类别:爱与幸福知识类 发布时间:2018-05-11 聆听了郑委老师两天两夜的激情演讲,收获颇多,感触颇多。我虽然从事教育工作几十年,但我也是一个睡着的人,是一个优秀孩子的问题父亲,郑老师的棒喝让我惊醒。通过学习与思考,我就郑委老师关于“优秀的人”谈谈我学习的心得体会。 郑委老师:我在全国教师国培计划上给教师们讲课,我给特别多的学校的教师讲课,我都会毫不客气的指出中国绝大部分教师的一个核心问题,这个问题会让教师很难接受,但他们最终都能接受:“教师群体懂教学不懂教育”,教学是以“知识”传授为中心,让学生又快又好的获取知识,在中国更加功利,教学是以“知识传授为中心”让学生又快又好的去参加考试拿高分!教育是以“人”为中心,让“人”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很多教师都能流利的回答“如何把数学或者语文教好?”这一问题,又有多少教师能够流利的回答出来“如何把一个人培养成为优秀的人?”这一教育的永恒问题呢? 我和普通家长一样都认为成功的教育就是能够培养孩子考一个好分数、上一个好大学、找一个好工作、有一份好收入。这种想法从哈佛女孩刘亦婷开始就受到追捧,然后谁家的孩子考上名校了或者上博士了,就会被人认为教育成功了,成为大家效仿的对象。图书、报刊、广播、电视及网络都在宣扬这种典型。 郑委老师:关键是努力学习的就能考一个好大学吗?不尽然!考一个好大学就一定能找一个好工作吗?不尽然!有了好工作就一定有好收入吗?不尽然!有了好收入就一定有好生活吗?不尽然!物质条件特别好就能收获幸福吗?更不尽然!那,你的孩子最终会成为一个“好人”一个“优秀的人”吗?这个更不尽然! 这种观点是转型期中国社会金钱至上的急功近利价值观和因普遍缺乏安全感而带来的焦虑心态的体现。 好分数、好大学、好工作及好收入,皆属名利,如果我们以此为目标,这说明我们在用名利精心地喂养孩子,名利即烦恼,我们最终会收获一个血液里流淌着名利的烦恼的孩子。 郑委老师:这句话说得太好了! 如果孩子恰好比较听话又擅长考试的话(虽然这种孩子占的比例不一定超过20%),他可能会什么都有,就是没有快乐和幸福。但有一天,他可能发现,我们的存在也违背了我们教给他的名利法则,老了,真的没用了,我们可能会收获一个凄惨与哀怨的晚年。 郑委老师:“我们的存在也违背了我们教给他的名利法则!”值得深思!在中国,学习好的孩子自私的多!自私的人最终会孝顺吗?不会,因为自私即缺德。好一点的会拿些钱买些洗脚盘和保健品之类的物质来打发父母的老年而已。 如果孩子不太听话又天生不擅考试的话(这种孩子占的比例可能不低于80%),我们和孩子就会提前收获一个硕大无比的烦恼果。这就是当前中国孩子教育存在的问题。按古人的话,我们整个教育在全心全意培养“小人”。整个社会目光向外,都在竞争谁是更更更小的“小人”,为什么呢?小小人成为社会的主流,要适应这个社会,就必须更小,最后归于毁灭。我们改变不了这个社会,改变不了自己的孩子和爱人,只能改变自己。要想更好活下去,不被毁灭,改变是迟早的事,改变的越早,收获越大。痛苦的人要改,觉悟人要改。 郑委老师:“守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此处所说的“小人”就是那些“全力以赴学文”也就是“全力以赴增加自己的技能而不关注自己做人优秀”的人。 那么,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古人说了几千年了,郑委老师用一句通俗的话讲就叫德才兼备的“优秀的人”。人屹立在神与动物之间。培养孩子追求名利的成功,是在满足孩子的动物属性,是把人降格为动物,所以有人讲北大清华在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即高级动物,他们是这场动物比赛的胜者。我们要培养人,不是饲养动物。如果我们培养的是一个人,哪怕他去打扫大街,他也是比那些开着宝马的动物有尊严、更幸福,因为不是一个物种,我们的孩子会感恩我们一辈子,幸福会时刻缠绕我们。 郑委老师:全社会集体都在追求“富贵”二字,认为“钱多”就是富,“位高”就是贵,这就是追求名利,满足自己的欲望,会让一个人离幸福越来越远。而真正的富贵是什么?“知足者富,人敬者贵”,这样的人才能真正收获快乐和幸福。知足要有一颗平等心,人敬要有一颗利他心。而当代社会又有多少人把真正的富贵作为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呢?在深入说,一个真正能做到“知足者富,人敬者贵”的人还能少了“名利”吗?这些名利会追者来,而“真富贵”的人要么淡薄,要么获取了再奉献给社会。 任何一个人都比动物高级,我们让孩子体会到做人的喜悦。如果培养孩子的德与才,我们就在满足孩子的神的属性,是要把孩子培养成神。一个成神的人会不幸福、不成功、还缺名利、还不安全?纵观中西、古往今来,成功的教育都在培养德与才,这是人间的至宝。有了德与才的神性护航,孩子会有一个平安、幸福、精彩、美丽、快乐的人生。德,可翻译为爱、慈悲、仁义、责任、品行、良知、正直、为人民服务等等;才,可翻译为智慧、真理、科学、道、天理、知行合一、实事求是等等。 郑委老师:太对了!“才”不是弹弹琴,跳跳舞,学学航模就是才,才的核心是智慧,什么是智慧?能按照规律办事情的能力,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标准和目标为人处世。 时时用智慧和爱成长自己,通过温馨陪伴,在你孩子心中种下“德”与“才”种子,慢慢等待,静待花开,你的孩子就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她才是你一生最伟大的作品。 只要孩子的爱与智慧在成长,分数又何必在意?只要孩子的爱与智慧在成长,不到学校又何必焦虑?因为决定一个人优秀的内因是智慧与爱,不是分数与学校。爱需要家人唤醒,智慧需要高人引爆。 郑委老师:一个孩子内心中是否有爱是父母给予的,如果父母给予不了孩子真爱,那这个孩子可能此生都没有爱的能力,只能靠自己对自己的修行,尽量摆脱原生家庭对自己一生的影响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获得爱与智慧的路径都不同,孩子没有受名利的污染,远比大人干净和清醒,在他探索自己道路时,家长默默站在孩子身后温暖相伴,用心赏的目光看着他,坚信孩子会找到自己的路,坚信孩子会越来越优秀。家长所要做的只是一件事慢慢滋长智慧,优雅地心赏世界,温馨陪伴孩子,静待天使绽放。 我们是培养君子还是小人?天使还是魔鬼?人还是动物?这道选择题放到了我们每个家长面前,我们只有一个选择。 郑委老师:类似的问题我问过无数的家长:“你想要一个(A)考上名牌大学,但心理并不健康,道德和责任感并不强的孩子,还是想要一个(B)没有考上名牌大学,但心理阳光,道德和责任感都很强的孩子?”至今为止,没有家长选择(A)都会选择(B)让人悲哀的是,大部分家长嘴上选择(B) 然后努力做着(A)的事。知道的是知识,做到的是智慧,知识到智慧是有十万八千里要走的,拥有知识很容易,拥有智慧可不是那么容易的。我想告诉大家一句话,请切记:“如果你培养的孩子心理阳光,道德和责任感很强的话,他不可能考不上一个好大学,但是在现有教育体制下,只是考上一个好大学很有可能会失去心理的阳光和快乐,失去道德和责任的底线,因为内心的阳光和快乐,道德和责任的底线不是学校能教授的,是要靠父母的爱成就的。” 感恩郑委老师的先知先觉,感恩郑委老师的大爱。我们愿意跟随您把“爱与幸福”理论传播到千家万户、传播到我们每寸可爱而苦难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