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华  朗读《物质过度满足 会毁掉一个好孩子》

徐华 朗读《物质过度满足 会毁掉一个好孩子》

2018-09-17    15'36''

主播: 爱与幸福博客朗读

2156 14

介绍:
题目:物质过度满足 会毁掉一个好孩子 类别:公众平台文章 时间:2018-09-17 作者:郑委老师 朗读:徐华 从孩子呱呱落地起,父母们满腔的爱终于可以付诸行动了,于是就想尽一切办法要给孩子最好的东西。“宁愿自己省吃俭用,也不能苦了孩子”——这也许是大多数父母们的共同想法。 在当下物质极度丰富,而我们又扔掉了文化,致使精神没有依托的时代,匮乏和空虚充斥着我们内在的心灵。我们给孩子捧上的这份自以为很真的“真心”,除了物质能够给予孩子以外,我们似乎没有什么能给的了。 于是,我们习惯性地用物质去满足孩子。或是出于补偿心理,因工作忙无法陪伴孩子时所产生的愧疚,让我们想用物质满足来补偿;或是出于高要求高期待的心理,通过物质奖励的方式来要求孩子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或是出于溺爱,因为自己曾经苦过,所以不想孩子再受苦,害怕孩子受苦,因此过分溺爱和放纵孩子,给孩子所谓的“高水平”的物质生活待遇。 慢慢地,我们发现事情好象脱离了原有的轨道,似乎适得其反了。父母们困惑地问: “现在的孩子咋就不懂得珍惜呢?家里不缺这些钱,可也不能这么浪费吧!” “现在的孩子咋就对啥都提不起兴趣呢?他要啥给啥,可孩子就是觉得什么都没意思。” “现在的孩子咋就没有点志向呢?想当年我们像他们那么大时,多么意气风发地追求着自己的梦想。” 是啊!孩子怎么了?我们怎么了?让我们来先看一则小故事。 小Y作为今年的新生,第一次远离父母来到颐和上学。由于家庭条件比较好,爸爸给孩子配了一台一万多元的手机。被郑老师知道后严肃地批评了孩子的父母,让他们把这件事的危害诚恳地与孩子沟通,把手机收回并重新给孩子买一台大众化的手机。 郑老师手把手地教小Y的爸妈如何与孩子沟通,清楚地告诉孩子以下几点: 1、你一直用贵的东西,等到你长大工作后,挣不到这么多钱买贵的东西,可你已经习惯了这么消费时,你会怎么办?你会急躁,会问爸妈索要,甚至会做冒险的事。 2、人不能不劳而获,好的东西应该给爷爷奶奶,然后是爸爸妈妈,最后才是你自己。 3、钱应该花在有用的地方,应该给那些被人尊重的人和需要的人,我们对自己要求严一些,对别人好一些。当你想着大家时,你最后才能成为顶天立地的男人。 小Y本质上其实是个很好的孩子,父母与他沟通后他并没有排斥和反对,就把手机还给了父母。 然后在听完郑老师关于人分哪几类的课程后,在晚上的暮省时,他哭了,他觉得自己属于享乐的那一类孩子。他说,爸爸原来总是在物质上满足他,而他也非常愿意享受这种优厚的物质条件,有时候还很任性,他有些后悔自己不该这样。于是在老师的建议下,他在电话里给爸爸妈妈做了真实表达。他告诉爸爸妈妈,以后他不再如此,他想做个靠自己奋斗而收获的人,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爸爸妈妈们在电话的另一端立马表示他们也要改变,和孩子一起成长。 小Y的父母第二天在家长群里留言: 晚上,当儿子打来电话哭着说他太任性了,不该找爸爸要那么多物质的东西时,除了欣慰还有满满的心疼。因为我们的无知,给予了孩子太多物质上的享受,想到长期下去所形成的危害,真是不寒而栗。幸运的是儿子到了颐和,在这个温暖有爱的环境里才待了十天的孩子就敢于直面自己的不足并勇敢地向我们表达,实在出乎我们的意料。当儿子今天中午打电话说要自己去解决同学交往中出现的问题时,我们感受到了他内心升起的力量,特别为他开心!我们相信他一定会成为越来越勇敢有担当的男子汉! 郑委老师说:在物质上过度追求的人,都是精神空虚的人;在精神上有追求的人,绝不会过度追求物质。有远见的父母一定不会过度满足孩子,因为他们知道这种危害有多严重,这会毁掉一个好孩子。 1 被过度满足的孩子,幸福感会减少 想起我们小时候,虽然物质匮乏,却活得很开心。我们常常会期待过年,因为过年会有很多好吃的好玩的。当盼啊盼啊,终于盼到时,那种喜悦和满足至今仍然记忆犹新。当自己慢慢品尝一粒奶糖的滋味时,会感觉糖的“甜”甜进了心底,这种甜是一种对生活美好的期待,是一种对当下生活的满足。 而现今的孩子,可以随时吃到奶糖,可以想吃多少吃多少,却没有喜悦和满足,丧失了一个人对生活的热情和希望。你会发现那些拥有一屋子玩具的孩子,能在屋子里专注地玩的时间很短,因为选择太多,专注力就会很低;因为拥有的物质越多,精神就会越空虚;于是想控制想抓住更多的东西,但当得到时又觉得索然无味。 2 被过度满足的孩子,不会懂得珍惜和感恩 太容易得到的,都不会懂得珍惜,并且还会增加孩子的虚荣心和攀比心,更为重要的是不珍惜物质的人也不会珍惜和感恩为他付出的人。当他习惯于得到而不懂得付出时,他就理所当然地认为你们都应该给予我,他怎么可能懂得为别人着想,他满脑子想的都是自己,也就不会有感知别人的能力。结果,你会收获一个不懂得感恩的孩子。 郑委老师说:懂得感恩的人才真正懂得珍惜,懂得珍惜的人才会深深地感恩。 3 被过度满足的孩子,其家庭伦理都不会正常 试想一下,一个被过度满足的孩子,父母一定是围着他转的,什么事一定是以孩子为先,这样的父母何谈“孝顺”二字,又怎么期待孩子能孝顺你呢,因为你已经给孩子做了一个坏榜样! 而一个正常的家庭,应该是父母围着老人转,孩子才会围着父母转。父母孝顺老人,让孩子知道给爷爷奶奶花再多的钱都不为过,但对自己却不能这样,厚德才能载物,德不配位,必有灾殃!一个孩子他何德何能承受得住如此多的福气呢! 4 被过度满足的孩子,会缺乏志向 诸葛亮在给儿子写的家书《诫子书》里就提到: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就如:小Y的家庭总体来说其实挺好的,父母感情不错,没给孩子带来什么伤痛,孩子从不做坏事,大家都喜欢,但是因为物质条件好,要啥有啥,孩子被包办和满足、象个宠物般地养育着,致使孩子没有志向不愿意努力,学习一般都不会好。说真的,如果我是小Y,我也不愿意努力,努力做什么,现在我要的都有了,还有什么需要我去努力奋斗的呢? 郑委老师说:遇到这类孩子,其实挺难调整的,因为只有美好的才能打动他,功利的打动不了他,需要把孩子放在一个正能量的环境中,不断地交高人读好书,寻找到榜样,才能找到志向,没有其他办法。 而小Y因为是个很重情感的孩子,只要物质的问题解决了,懂得珍惜了,一定会变得优秀。 孩子是不能拿物质来教育的,是要拿爱来教育的。 在颐和,对孩子物质方面管理非常严格,颐和家庭里的爸爸妈妈会管理孩子的零花钱,该花的花,不该花的坚决不花,可花可不花的商量着办。孩子们都知道,我们的管理是为了降低他们的欲望,在欲望降低后再请专家给他们讲理财课,让他们在实操中学会理财。颐和学生宣言中有一句话:挣钱是能力,花钱是智慧!有智慧的人其实是懂得花钱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