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学习成绩,看见生命的真实
文:郑委老师
朗读:胡奇峰
博文类别:平台文章
发布时间:2019.02.01
郑委老师前言
【今天写写——蓉,这个孩子。过年了,我也没有时间再继续每个孩子都写一写。春节后,我尽量继续吧!生命成长对于每个孩子和父母都很重要,重要得不得了。参加过生命成长营的孩子和父母,一定要多学习,多参加活动,不要辜负了生命成长营给孩子带来的心灵驿动,顺着这份驿动去努力,收获的是你意想不到的优秀、美好和幸福,甚至是光明。】
中育教育集团的王伟博士是我的好友,我们是志同道合者,在一起聊教育的话题总是收获颇丰。他形象地把教育分了三个层次:武装“手脚”,武装“头脑”,武装“心灵”。社会转型期的教育,过分重视武装“头脑”,却大大忽略了武装“手脚”和“心灵”。
教育驱赶着孩子们“好好学习,多才多艺,名牌大学,自食其力,追求成功”。让很多孩子,尤其是在老师和家长眼中各方面都“优秀”孩子,走上了以结果为导向的功利价值观和以自我感受为中心的执着的人生道路。把成功错误地等同于优秀,却忽略甚至忘却了“理想信念、情怀格局、人生观、价值观、做人、心态、两性关系、动手操作能力”这些奠定生命底色,决定一生幸福的要素。本末倒置的结果:成绩优异的,自我而功利;成绩好的,充满压力和焦虑、心态差还异常努力;成绩中等的,混日子,有些可能混一辈子;成绩差的,在批评和忽略甚至嘲讽中,要么叛逆,要么封闭……
蓉,这个女孩,一直都是学霸,大家眼中的优秀孩子。在生命成长营,我见到她就逗她说:“哟,脾气不好啊,不能惹啊,尤其在家里!”她开始一定会惊愕:“他怎么知道呢?”
慢慢地,孩子融入了进来,默默地流泪,打开了心扉,思考了人生。此刻,这个阶段,孩子看见了自己,感受到人与人交往的美好,但还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和理想。父母一定要持续学习,有机会见面才能和父母说一说,父母自身对孩子的影响以及孩子需要武装心灵和手脚的问题。不过,我们慢慢来,蓉这样的孩子,人生如果遇到挫折往往在一个“情”字上。
Day4
看见自己
在学校生活中,我是开朗活泼,情商较高,善于交际的人,平时会比较顾及他人的感受,也很善良,乐于助人;但在学习上比较缺乏毅力,容易疲弱,对享乐比较追求。同时,我又是情感极度脆弱和敏感的,很容易因为小细节而讨厌其他人的人,并且十分痛恨情商极低、说话不注意方式的人。总的来说,我对自身和他人都有十分高的要求,想赢怕输,想成为最完美的个体;并且即使是对于朋友,我经常会心生不满,总是希望她们能做得更好;而表面上,我是戴着面具生活,善于伪装自己的情感,实际上却是十分易怒的人。
在家庭中,我是无法控制情绪的野兽,常常会将自己在学校的不满情绪转移到父母身上,经常会伤害到他们。对此,我也深感愧疚。我十分渴望得到爱或关注,只是不知道,这种现象是个人经历还是家庭环境造成的。当我得到一份真挚的友谊时,会不可思议地质疑它的真实与否;我不相信真正的爱情,或许是受到的伤害所致,但又在苦苦追寻,是矛盾的综合体;我讨厌一切被动的人,总是会主动追求幸福,但又想要成为被动的人,渴望幸福能够自己找上门来;我脆弱、敏感,总是喜欢胡思乱想,对生活充满了恐惧,常常否定自己,并愈发地自卑和难受。
我常常会想,我拥有的一切都是自己苦苦奋斗而来的,包括友谊、爱情、赞誉、成绩,如果我稍微松懈,成为了不那么努力的人,是否这一切都会离我而去,让我成为一座荒无人烟的孤岛。我忧虑过去、当下和未来,生活中充满了恐惧,在一段时间内甚至是抑郁的,但又因为过度的自尊,认为自己是不应该承担这些烦恼的优秀的人,而把这些难受深藏心底,无人知晓。
在这三天的活动中,感触良多。毕竟很难有机会在这样一个环境下,聆听别人的心声,况且是大部分时间不会去表达自己内心感受的成年人。从家庭到事业,从学业到感情,我了解到了每个人的心里、生活中都有不愿触及的伤痛,比起这些更加不堪的命运,我的经历又算什么呢?每个人都是披着羊皮的狼,展现给世界的也只是自己最好的一面。再优秀的人都会有困惑,再成功的人也会有烦恼。说实话,我却又不是十分缺爱的类型,比起其他更加需要爱的营员,我的感触大抵也停留在人生不易的层面上了。
再说起,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想我的心里面并没有明确的答案。或许是更加顾及他人感受的人,或许是更能宽恕他人错误的人,或许是更加自信、积极向上的人,或许是充满斗志努力学习的人。总的来说,我想成为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爱、快乐和欢声笑语的人,如同炽热的艳阳逐走所有的阴霾。
2019.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