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发表日期:2019年7月22日
作者:郑委老师
学了这么多,为啥不管用?
家长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市场上、网络上学习的途径不胜枚举,家庭教育方面的书籍、课程、流派层出不穷,可是很多家长学习之后遇到了相同的困惑:学了不少,但面对自家孩子的问题时还是束手无策,不知道该如何教育孩子。
从爱与幸福十多年来陪伴过的上万个家庭来分析,可以归纳总结出以下原因:
01
方向错了
大多数家长开始接触家庭教育是在孩子婴幼儿期,家长接触的家庭教育更多的是阅读了某本书、听过某个专家的课、认同某个专栏的观点,既不完整,也不系统。
当孩子渐渐长大,遇到现实的困惑,甚至是出现问题时,家长才真正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才开始想要系统学习家庭教育。
但这时候学习的目的通常是为了改变孩子,一开始的方向就错了。
孩子出现所谓的“问题”,是家长不当的家庭教育的外在表现,根源在家长,所以真正需要改变的是家长,而不是孩子。
02
欲速不达
家长因为想改变孩子,所以急于在短期内看到效果。然而,孩子问题的出现是在累积、潜伏了相当一段时间后,在特定条件下爆发出来的。
教育孩子从哪里错的还要从哪里改,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可能缩短这个过程,但不会减少环节。
同时,孩子的改变是一个类似于化学反应的复杂过程。
正如买回家的香蕉,从生到熟,要经历一个内部的化学质变的过程。我们对着香蕉说再多的“熟吧!熟吧!快熟吧!”,也只能说说而已,最后还得由香蕉内部起作用。
因此,任何急功近利的教育注定是欲速则不达。
03
只学方法
任何教育理论和经验都是来自实践中个案的总结,能搬出来讲的都是共性的。
若在面对自己的孩子时忽视家庭和孩子的个体差异,把共性运用在个性上,结果很可能适得其反。
所以,只学习方法的家长是教育不好自己孩子的。
那么,怎样才能使所学的家庭教育知识管用呢?大道至简,做好以下两点是根本:做好自己;遵循规律。
01
做好自己
《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除此之外,好象就没有第二种解释了。所以中国人说“行不言之教,处无为之事”,只有身教没有言传。
如果家长想培养自律的孩子,只需做一个自律的自己;
如果家长想培养一个爱阅读的孩子,只需自己先徜徉书海... ...
当家长体会到教育是家长的自我修行之后,很多所谓的教育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02
遵循规律
万事万物都有它本来的规律:地球永不停歇地围着太阳转,月亮忠实地绕着地球转,从未改变,也无人能改变;日升日落,花开花谢,春生夏长,自然界的一切都在不任性有原则地运行着。
遵循规律,看似无为,实则尊道而行,事半功倍。
家庭教育的核心规律是夫妻恩爱,围着老人转,孩子就会天生围着父母转。家庭伦理正常,夫妻恩爱,自然会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反之,如果一个家庭总是围着孩子转,教育出来的孩子一定是自我的,一定会丧失感知别人的能力和为别人着想的能力。
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乃至全世界,都没有一个时代一个国家像我们这二三十年,以孩子为中心,全家围着孩子转的教育模式,家庭教育问题也从未如此严峻,原因就在其中。
教育,是对一个人的培养过程,必定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是一个需要耐心等待的过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守得云开,才见月明。
“守”什么?守护好自己,守护好规律!
未
完
待
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