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一个被儿子遗忘多年的榜样,归来了!
原创: 公众平台编辑组 郑委老师
朗读:胡奇峰
博文类别:平台文章
发布时间:2019.09.20
父亲,一个多么有力量的名词,它代表着原则、权威、依靠、引路人、超人、玩伴……更代表“榜样”。小时候,很多男孩第一个想要模仿的人会是父亲。
只是随着长大,父亲老了,背驼了,不再如山般高大……
我们似乎比父亲高了、壮了,开始觉得比父亲更懂、更有力量了,我们对父亲不再像儿时那样崇拜,开始对立,甚至于对抗和嫌弃。
我们嫌他们老古板、固执、死脑筋,跟不上时代……却忘了,也许正是这些品格带我们走过了艰苦的岁月,刻进我们骨血中的父亲的痕迹,让我们在迷失中没走上邪路。
文辉,曾经如此般,对父亲有过评判和不理解。学习爱与幸福后,他一直在化解与父亲的关系。也许是时机到了。
在这次颐和家长会上,郑老师提出了颐和学校新学期新主题——“五事规”(仿榜样,负全责,去拼搏,志高远,成榜样)。
文辉的内心出现了巨大的转折,他找回了儿时的榜样——父亲,这绝对是一种伟大的回归!他寻到了根!我们为他高兴。人这一生折腾来折腾去,不就是在寻求父爱和母爱吗?当某一天,你不再索要而是给予时,父爱和母爱就回到了你的身上,你开始真正成熟。
一个没有榜样的人,是自我的,是任性的。榜样会有很多个,当你去模仿他,模仿进自己的心,你就成为了真正的自己。而当越来越多人把你当榜样时,你的志向也就越高远。
有人说,最好的家庭教育:父亲是榜样,妈妈是镜子。作为一位父亲,您是否成为了孩子的榜样?如果没有,那您得回看自己,找出根源去成长了。
归来了,儿时的榜样
文 | 颐和人 文辉
这学期的家长会,一进门就看见了“负全责、志高远、去拼搏”+“珍惜、责善、自律、慎独”的彩绘幕墙及教室里“找寻自己的榜样,成为别人的榜样”的横幅,就觉得眼眶有点湿,心里就莫名觉的有什么东西在苏醒。
尤其当郑老师在课上讲到五事规时,在前面又加上了"仿榜样",还通过柯帅的真实案例告诉我们如何仿榜样,那一刻我突然感觉有一个身影一下就从心底跳了出来。
那个身影曾经那么巨大伟岸,撑着我儿时的整个天空。
我曾经为他那样的自豪和骄傲!
可随着一天天长大,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不再崇拜那个身影,甚至不再瞧得上那个身影。
那个身影也一天天佝偻下去了。
直到今天,那个身影再次归来!
挟着几十年的风雨兼程!
挟着质朴勤俭!
挟着节约珍惜!
挟着信任帮助!
呼啸而来,让那一刻的自己几乎不能呼吸!
他不就是我正苦苦寻觅的榜样吗?
他就是我的爸爸—-徐兴明。
一个为国家服役三十年后,为了家庭儿女又毅然在百万大裁军时转业的老兵。
一个转业后连降n级不抱怨,兢兢业业到退休的电力职工。
一个从不认名牌只认自己合适舒服的老者。
一个对物品极度珍惜,所有物品即使用到坏还要自己修补再用的“老抠”。
一个从不浪费食品,因家人随意倒掉剩饭剩菜大发雷霆的“老专制”。
一个只因堂弟需要就一次借出十万元的“老傻子”。
这就是我的爸爸,我现在的榜样。
这一刻,
那个儿时记忆中身着国防绿,随时给人让座;
那个岀席建国三十周年大庆腼腆的年轻军人;
那个因国防工事受伤而不肯报工伤的小小指导员的身影
同现在这个佝偻着背的身影渐渐重叠,变得如此伟岸,如此有力!
感恩你!
我的榜样!
我的爸爸!
你从来都在身边,从来都未曾离开过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