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方法改别人,只能事与愿违|信的力量(一)
作者:公众平台编辑组 发布时间:2020.4.14
(感恩小水滴分享平台提供的分享稿)
前言
王健的家庭,以大众标准来看,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正常家庭。只是因为孩子在学习上不够积极主动而走进了爱与幸福课堂。
她的学习经历,是众多学员已经经历过的,又或是正在经历的一个又一个过程,这些过程有点像游戏里的闯关,只有一关一关地通过了,才能最终走上真正的自我成长,最终收获家庭的幸福。
因为王健的成长之路,很有代表性。很多学员可以通过她的分享,找到自己的影子,看到自己当下所在的阶段,以及未来的方向。这会让你的内心更安定更充满希望。
所以,我们在此特别分享给大家。
从鸡血阶段到怀疑阶段|信的力量(一)
文 | 王健
我走进爱与幸福大家庭有些偶然,我是想成为一个懂教育的妈妈,想把孩子培养得更优秀而走进课堂的。
我儿子当时10岁,他温和、善良、热心又可爱,是大家都很喜欢的小暖男。我除了对他不够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不太满意外,觉得他其他方面都挺好的。
当时,儿子写作业有些磨蹭,我又是很着急的人,所以就每天陪着守着他写作业,也因此常常火冒三丈,家里的气氛也就很紧张。
我找了很多办法,希望能让儿子写作业快一点,希望他从心底里爱上学习,可是始终没有效果。在这种无奈无力的状况下,我萌生了想要去学习的念头,于是在网上遇见了爱与幸福,走进了课堂。
爱与幸福基础课程的三天学习,犹如醍醐灌顶,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
我觉得这个课程太好了,它有完整系统的理论,有可操作的方法,有指导老师的指导,还有当地爱与幸福的沙龙环境,真是天时地利人和啊!
我兴奋极了!
我想,如果照这样去做,儿子的改变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吗?
回家后,我像打了鸡血一般,曾经因为儿子作业天天发脾气的我,居然两个月没发过脾气,居然坚持写了四个多月的心赏,家里氛围也好了很多。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并没有如我期望的那样爱上学习和变得积极主动。我的激情也渐渐消退,很快就回到了原有的状态,又开始抱怨爱人,开始要求孩子,还时不时地发泄情绪。
终于,在孩子又一次不认真写作业后,我对着儿子大发雷霆。这次,一向好脾气的老公再也忍不住了,他终于也爆发了,冲着我大吼:
“就知道发脾气!学了这么久,有什么用,还不是老样子?”
看着怒气冲冲的老公,还有战战兢兢的孩子,我陷入茫然,我很委屈,我也深深地自责。
我问自己:怎么会这样?我已经这么努力控制情绪了,明明知道要悦纳悦纳,为什么就是忍不住要发火?这理论有用吗?
当时成都没有指导师,我们走出去参加全国性的活动也非常少,听到的又都是负面消息。
我开始质疑:
郑老师和其他的老师都是爱与幸福理论的践行者吗?
他们真的在无私地帮助家人吗?
助人者自助,为什么叫大家去做志愿者“付出不求回报还要感恩”呢?
我做过志愿者了,也没什么特别的收获啊?
我一次又一次地调整帮助儿子的方法,可儿子还是改变不大。我怎么想也想不明白,到底是什么原因,这么好的理论,我也很努力照做了,怎么还没有带来我想要的结果呢?
虽然有各种疑惑,虽然不那么相信,但因为孩子小,也没什么大的问题迫切需要解决,所以我也没有急切地去找老师帮助,或去其它地方学习,而是留在了这里泡着、混着,不写作业,也很少参加活动,时不时去参加小沙龙吐吐槽。
就这样,我整整泡了两年多,觉得自己有一些进步,又好像没有什么进步。没事儿发生时,觉得自己改了很多;一有事情发生时,本性又露出来了。
我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下,一直在爱与幸福里泡着混着过了两年。
一面心里有怀疑,一面又贪念这里的温暖;一面想解决问题,一面又没有那么急的问题需要马上解决……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的我自认为已经掌握了一套极其可操作的理论,所以对结果充满了信心,就像打了鸡血一样,特别兴奋,特别积极。
但其实,我并没有真正理解爱与幸福理论,只是把它当成了手段,当成了让孩子变得优秀的手段。
所以,我的改变,看似改自己,实质却是披着改自己的外衣,努力地改着别人,当然,没过多久就原形毕露了。
鸡血阶段的自己,并不是真正的改变。
而我从鸡血阶段变成了质疑阶段,却又没选择离开,就如我刚才所说的:
一是因为当时孩子还小,除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不够以外,看不出来有其他大的问题。
二是我家爱人特别包容我,我也觉察不到爱人的隐忍,所以我觉得自己家庭不论是夫妻关系还是亲子关系都还不错,加上学习后,我又懂了一点点方法,也的确有一点效果。
总的来说,就是家庭里没有大的问题,推动我,让我想马上要改变。
三是我们当时的小沙龙还是很温暖,我觉得这样时不时去泡一泡沙龙也挺好的。
其实,我就有点像老师说的“温水里的青蛙”,不觉得痛,也就不太愿意改变,也就没有努力地多去寻求爱与幸福平台的帮助,又或者没有动力去想尽一切办法接近高能量的老师们,而是选择了这样继续泡着混着没有离开。
其实泡着混着,也是很纠结和无力的,真正是一只温水里的青蛙。
如果没有后来的新西兰之行,我可能也走不到今天。我学习后的转折点是参加了郑老师亲自带队的新西兰探寻之旅。
小编心语:
王健的第一阶段:就是刚上完课的“鸡血阶段”,特别兴奋,特别积极,却往往是表面地改自己,眼睛却盯着别人。
这不会持续多久,就会原形毕露,也会因为达不到自己的期待而跌入到“怀疑阶段”。
那她是怎样从“怀疑阶段”走向“相信阶段”的呢?
她提到了新西兰之行,新西兰之行带给了她什么,请看下一篇章的分享。
- 未完待续 -
王健的改变故事来源于爱与幸福小水滴公益分享平台,每周二晚上20:00,在YY语音教室(教室号31526430)中,都会有家人们最真实的分享,最动听的声音,最扣人心弦的心灵成长故事,和最接地气的家庭教育分享。期待与您相约!
王健的改变故事的音频分享,已经上传到喜马拉雅电台。大家可以点击图片上的二维码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