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了错,我该怎么办?(二)》
原创: 公众平台编辑组 郑委老师
发表日期:2020.4.21
朗读:官小丽
前言
前章《孩子犯了错,我该怎么办?(一)》里刘梅分享了孩子直面错误的整个过程,我们被孩子的勇敢、父母的爱深深地打动了。
但是,我们更想知道后续如何帮助孩子解决这个问题,孩子行为背后的真相是什么?这一章将会谈及这几点,并且,我们还采访了孩子,大家也听一听孩子内心真实的声音!
真相一:从小到大,我用严厉的方式对待孩子,是不希望孩子成为我,而他却还是成为了我。
我看到儿子哭,我也哭了。因为我从孩子身上,看见了我自己。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这需要先讲讲我小时候的事情。
小的时候,我的爸爸就非常严厉。
我做错了事情要么狠狠地打我,要么就是严厉地批评我。
比如:我叫了姐姐的名字、说了脏话、抢了小朋友的玩具,爸爸都会狠狠地教训我。
印象特别深的一次,我抢了小朋友的玩具。
爸爸知道后,那天没让我吃饭,还在地上画了一个圈,让我站在里面不能出来;最后,还抱着我去了河边,告诉我,如果我再敢抢小朋友的玩具就把我扔到河里去。
这么多年,我对待孩子的方式,就像爸爸对待我的方式一样。
尤其在孩子做了错事的时候,我更觉得只有用很严厉很严厉的方式,才能让孩子知道自己哪里错了,也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改错。
所以,在孩子小的时候我总是打他,而且打得很厉害。
小时候爸爸的方式,让我成为了一个很自卑、害怕犯错、怕别人笑话,用外在的物质来掩饰自己内在自卑的人。
而我打孩子骂孩子也是因为我怕他成为我这样的人。没有想到,我成了爸爸的样子,孩子又成了我的样子。
现在想想,我和我爸用的方式,其实就是咱们爱与幸福里讲的“变态逻辑”,以为找到孩子的不足,说出来并要求孩子改变,孩子就变好了。
实际上,“变态逻辑”这个方式,不仅没能让我和儿子变好,反而让我们变得越来越自卑胆小、唯唯诺诺。
所以,当我听孩子说觉得自己不好,好像只有通过花钱买衣服、买吃的、请同学吃饭才能觉得自己比别人好一些的时候,我就像看见了自己。
真相二:孩子所有的压力和恐惧都来自于无法满足我们的期望,无法让我们开心。
其实,我儿子一直都特别让我省心。从小就乖巧懂事,学习上没有让我操过心,生活上也从来不给我添麻烦。
我工作忙爱人不在我们身边,从五岁半开始,他就自己在家里写作业等我下班,家务事也是让做什么就做什么,很少给我们提过分的要求。
记得他上二年级的时候,想买一本父与子的漫画合集50块钱,他给我说每周给家里擦地,每次给他10元钱,小小的他拿着抹布蹲在地上一点一点地擦,我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心疼。
孩子一直也特别努力特别想好。小升初,他考进了我们当地一所重点学校;中考前,在自己卧室里贴满了励志的标语,就想考上自己心仪的学校。
就这样,我们心里一直也没有满意过,他好了就还想让他更好。
记得孩子在小学写过一篇作文《我的妈妈》,他写着:“我的妈妈非常的严厉,我考第一名,她会说我没有考100分;我考100分,她会说我的字写得不好”。
孩子这篇作文写得特别形象,我就是这样永远看不到孩子做得好的地方,永远不会满足。
也正是我们这种长期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又想好又怕不好,总怕我们失望。
在高考前孩子就问过我们一次:“考不好,你们会不会失望?”
这次,孩子又问我们:“你们失望吗?”我的心真的生疼生疼。
他所有的压力和恐惧都来自于无法满足我们的期望,无法让我们开心。
我心疼孩子背负着我们的生命而没有了自己。
真相三:如何才能正确地帮助孩子?这需要看到孩子生命的真相。不同类型的孩子,处理方式不同。
关于是否让孩子承担后果,这个问题也是我们曾经的困扰。
当时孩子在给我们讲这件事的时候,我们因为看见了孩子的生命状态和他的勇敢,只有心疼和感动,还没有考虑过“处理”这个问题。
第二天,我们都平静下来的时候,怎么处理这件事让我和爱人为难了。
孩子如果养成习惯怎么办?
真的不让孩子承担后果吗?
为了慎重起见,我和爱人请教了郑老师。郑老师刚开始只简单地回复我们:“这一次就到这里吧?”我看见这个回复心里还有点懵,并没有太明白。
郑老师怕我们没有明白为什么这样做,所以他专门给我们讲了一下为什么对于我家的孩子要采用这样的处理方式。
老师告诉我:
在处理这件事情上先不要关注孩子乱花钱,或背着父母花钱这个行为,因为关注了这些就很容易给孩子下一个虚荣、自控力不好的结论,难以看到真相。我们应该首先要看看钱花在哪里了,花钱背后的动机是什么?
就花钱的动机来区分,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怕不好的孩子”,也就是低自尊的孩子。
这类孩子内在世界很善良,但是特别自卑,特别怕自己不够好,怕别人不喜欢自己,看别人眼色行事,不敢彰显自己。
这样的内在世界会让孩子很痛苦,又不知道该怎么办。
所以,他们就会用买点好吃的,买点好穿的,请同学们吃饭等等来证明自己还不错,减少自己的自卑感让自己不那么痛苦。
这样的孩子需要用无条件接纳他的方式,而不需要惩罚。就算要惩罚,也是家长和孩子一起接受惩罚。
家长接受惩罚是面对自己不是一个合格父母的问题。
孩子接受惩罚是面对未来不去做这样的事情。
◆第二类是“显示好的孩子”,也就是高自尊的孩子。
这类孩子表现出来的就是虚荣和自我,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买好吃的好喝的好穿的来彰显自己。
这类孩子内在可能没有那么痛苦,也不太愿意努力,更不敢吃苦。
这种类型的孩子则需要先有原则,后有温暖。
老师说,我家孩子是标准的“怕不好的孩子”。他虽然有攀比的行为,但是他不是因为虚荣,而是因为自卑,自卑问题解决了,攀比问题也就解决了。
所以,我们不能急着去解决他攀比的问题,也不应该害怕他未来还会攀比。
重要的是让他有勇气面对自己的错误,获得直面的力量。
这样自卑就会慢慢地减少,解决了自卑的问题,他自然就不攀比了。
分享到这里,也特别想告诉大家一个自己的践行感悟,就是大家千万不要简单地模仿我们的做法,一定要先分清楚你家孩子的类型。
孩子分享
在向爸妈坦诚自己这个错误之前,我出门想去考虑这个问题如何解决。
后来我发现自己没办法解决,只能面对,而我又没有勇气面对父母,面对自己的错误的时候,就给张杰叔叔和郑委老师打了电话。
因为他俩是我比较信任的人,我希望他俩能给我面对错误的勇气。
拨通电话时,我就哭了。他们一开始以为出了什么大事,听我说完,他们都说这不是什么大事,也谢谢我在碰到困难和问题时,能想到他们。
他们和我说,我能把这件事说出来,告诉给别人,已经是件很有勇气的事情了,相信我也可以告诉我的父母。
挂完电话,从楼下坐电梯回家,我真的很害怕,但是又不想再逃避了。因为在我选择给张杰叔叔和郑委老师打电话时,就决定不再隐瞒下去了,希望能推自己一把。
但是要去面对时,还是很痛苦,内心很挣扎,不断跟自己做斗争,走几步停一下,就这么一点路,我花了五分钟才到家。
进了家门后,爸爸就看出来了,他先抱了一下我,问我有啥事,可以跟他们讲讲。我坐在那里,妈妈把我的手拉着,我的内心还是挺感动的,就觉得他俩这样的反应,我感觉没那么害怕了,感觉很温暖。
因为我进门前,想像着他们一定会很生气,会发很大的火。过去我犯错后,他们当时会很生气,过后会找我谈。但是他们那天没有这样。
我说完后,他们没有之前的反应,我妈一直跟我讲我很勇敢。这完全出乎我意料。
我本来觉得,这是我犯的最大的错误了,如果我爸妈发火或者批评我一顿,我觉得都还好。
但是他们没有了之前的反应,我一方面觉得对不起他们,很愧疚。另一方面我觉得自己未来要少犯错,即使以后犯了错,也会跟他们说,不会再逃避错误。而他们这次的接纳,给我带来了勇气,即使未来我犯了错,我也有勇气面对我的错误,而不是去逃避。
小编心语:
看完这一章,您是否有很多感触:原来,孩子每个行为背后都蕴藏着很多的真相,只有看见真相,才能从根源去解决问题。这里面的智慧真的太大了!
下一章节,我们来看一看刘梅家庭发生的变化,以及对这件事情的总结和建议。也许您能从中找到通往智慧父母的答案!
刘梅的分享来源于爱与幸福小水滴公益分享平台,每周二晚上20:00,在YY语音教室(教室号31526430)中,都会有家人们最真实的分享,最动听的声音,最扣人心弦的心灵成长故事,和最接地气的家庭教育分享。期待与您相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