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发表日期:2020年9月7日
博文类别:理解孩子内心类
博文来源:绽放营郑老师答疑
朗读人:张雪琳
前言
中国的孩子遇到人生问题去问谁呢?
他们心里藏着很多很多疑惑,无人诉说,无人给予他们正确的帮助,仅这一点,你就能明白孩子内心有多么苦,这种苦才是真的苦。
希望更多人修行自己,成为孩子们喜爱和敬佩的人,和我们一起充当孩子们的人生导师。
在这次亲子绽放营,郑委老师除了给全体孩子上青春课以外,还给全营的孩子进行了一次答疑,内容非常精彩,我们特别挑选了一些内容分享给大家。
孩子,你不是心理有“病”,只是遇到了人生困惑——郑老师致青春答疑(一)
正文
【答疑一】
一位高中孩子的问题
郑老师,我的困惑是从初二的某一个晚上开始,心情忽然非常压抑,什么事都不想干,不知道做这些有什么意义,特别煎熬,但是到了第二天早上就好了。
现在大概一年偶尔有两三次,都是在晚上发生,我不知道这种感觉怎么来的,压抑时就总在想,以后工作了,一直重复着同样的事情,那生活会不会很暗淡。
这几天,听完课,我猜测自己可能是没有志向的原因。
可我仔细想了想,如果我有了志向,我依然会陷入到这种担心压抑中。
我不知道之前的抑郁是怎么来的,突然间就发生了,过两三天就恢复正常了。
我也找人倾诉过,他们也不知道怎么帮我,只能听我说。
有时候也会有其他人来找我倾诉,他们和我一样碰到了类似的困惑,我很能理解他们的心情,但是我也不知道怎么帮他们。
郑委老师:
什么叫抑郁?
孩子:
心情很压抑,做事没动力。
郑委老师:
那只能说没有动力,不能说抑郁。
抑郁这些词其实是西方舶来品,大家不要给自己贴上这类标签。
现在的孩子获取知识的渠道太多了,当碰到问题,有了相应的困惑,心里难受的时候,就去百度,如果看到某些症状和自己当下的状态很像,就自己给自己做了诊断。例如:双向人格障碍、焦虑症、强迫症、抑郁症……
孩子们,先不要轻易给自己下个定论或贴个标签。
你看,每个人都有一颗心。中国人讲的这颗心和西方心理学的心不同,西方心理学讲的心指的是神经,是情绪,是属于科学范畴,而中国人讲的心是哲学和文化范畴。
你们其实碰到的问题大部分只是人生困惑,跟心理疾病没有太大关系。
举个例子,如果没有志向,人没有方向,就会产生人生困惑,有了人生困惑就会感觉心里不舒服,因为不知道为什么不舒服,找不到根源,就往往会觉得自己心理有病。如果我们把人生困惑或者志向的问题解决了,心里舒服了,是不是就不会认为自己心里有病了,对吧?
西方的医学会把人的某个症状称为病。
例如:你总是想不开或者在某件事上卡着了,怎么也想不通,产生了各种难受,表现出各种行为。西方医学把这种症状当成了“抑郁”,如果下了这个结论,你就会想“我抑郁了”,如果你不给自己下一个抑郁的结论,只觉得“我是想不开”,那这个所谓的病是不是就变轻了?
“抑郁症”得吃药,“想不开”只需要想开些,不就不抑郁了吗? 那怎么才能想开?这就继续去看见自己的“心”,用我这几天教你们方法。
西方医学是一种解决方式,还有另外一种解决方式,就是通过文化的力量进行自我改变。两者没有对错,只是文化不同而已,而中国人更适合用中国的文化来解决问题。
你们这么年轻,碰到人生的困惑,想不开,心里不舒服,没忍住,往外发了,是不是就显得狂躁?有了狂躁的行为,西医可能会说这是“狂躁症”,让你吃药;而中国人会说,忍不住,那就忍住不就完了?怎么忍住?我们会慢慢教你们。咱们要先把方向搞清楚。
“心不安”,西医可能会说这是“焦虑症”,让你吃药。如果我们往回走,心不安怎么办?想办法心安,不就完了吗?
“不想干,事情一拖再拖”,西医可能会说这是“拖延症”,让你吃药。那只要我们想办法,找个人盯着你干,不就可以了吗?
“不放过自己”,西医可能称其为“强迫症”,那怎么办?放过自己,不就完了吗?
“自闭”,自闭分两种,一种天生的,一种后天的。天生的基本上没有什么办法。但是你们这些孩子的自闭只是把自己关在黑屋子里而已,那怎么办?打开门,把心门推开不就行了。
当然,还有一种问题很严重的,中国人称为“失心疯”,就是把心给丢了,疯了。从西医来看就是“精神分裂症”,理性控制不了感性,逻辑控制不了心,人疯了。那怎么办?不止吃药,还得送精神病院。大家知道吗,在西医看来这个病是无法治疗的,而我们陪伴过失心疯的孩子,陪好了,我们只是陪着他把心找回来,让理性占领心。
当然这不是说西医不好,中医和西医都各有优势。
我用简单的方式来描述,是让你们容易理解。如果你们百度,搜索出来的基本上就是这些病症,却不是真相。
本文更多内容请参考郑委老师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6d792d0102z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