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丹丹  朗读《有文化的生活才是美好生活,文化让我们不一样》

刘丹丹 朗读《有文化的生活才是美好生活,文化让我们不一样》

2021-03-16    11'43''

主播: 爱与幸福博客朗读

1316 13

介绍:
有文化的生活才是美好生活,文化让我们不一样! 原创 公众平台编辑组 朗读 刘丹丹 发布时间 2021.3.16 © 全文共1878字,阅读大约需要 4 分钟。 前言 文化的快乐才是终极的快乐。 有文化的生活才是美好生活。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文化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体现,是人性和天性的结合,也是老天赋予人类天性中最美好的东西,我们需要把它激发出来。 只是,很多人容易把文化当成知识去学习,当成逻辑去思考,却少了真正的践行。如果没有践行,没有将自己和自己的家庭浸润在文化中,即使你学了很多的文化知识,也不一定有文化水平。 最近,郑委老师给V爱P家庭开了两期课程,就是从讲文化开始,带领大家去领略文化的快乐。 其中一堂课,郑委老师讲了“衡”与“恒”。小编特此分享其中一些内容。 郑委老师说:很多人会觉得平衡就好,其实平衡是最不好的。它像跷跷板或者天平,好像平衡了、稳定了,但实际上“衡”的稳定,是相对的、暂时的,因为任何一个极小的变动都能打破现状,从而失去平衡,带来动荡。 处在平衡关系中的人的内在世界是相互制约的模式,这叫“制衡”。 例如: 结婚是两个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生活背景、文化背景、教育背景的人的结合,婚后有矛盾是很自然的,但是两人不找根源去解决,而是吵着吵着,妥协着妥协着,慢慢形成了一种相互“制衡”的状态。 感觉上没有太多太大的矛盾,但是要说满意吧也不满意,要说不满意吧也只能这样,慢慢就变成凑合过日子。我了解他,他了解我。他发火的时候我忍忍,我生气的时候他逗逗,反正差不多就行。 处在这种“制衡”的状态,其实是藏着不自知的危险,一旦某件解决不了的事出现,如:家庭成员生病了,经济出状况了,男人外遇了,孩子出问题了……就会打破这种“制衡”,家庭陷入困境。 一个人该追求“恒”,而不是“衡”。 “恒”是一个家庭、一个团体、一个关系当中最美妙的状态。这种状态看似在不断地变化,但它给人的内在是“心不乱”,敢于直面各种各样的变化,甚至是矛盾和冲突。想达到这种状态,就必须自我成长和不断修行,致良知,才能达到这种内心恒定的状态,这叫“致恒”。 因为“衡”而稳定,因为“恒”而久远。 我们常常鼓励学员,通过个人成长去主动打破家庭平衡,通过打破后的艰难修行,达到“恒”的状态,才能体会真正美妙的才能体会真正美妙的人生,也才能明白天长地久的感觉。 下面我们要推荐保国写的这首诗,就是他在参加完这次V爱P专题研修课后写下的,他将自己这几年在爱与幸福中浸泡时,感受到的文化做了一一列举。 他的列举让我们真心觉得能成为一名爱与幸福人真的挺幸福,因为我们已经把这些文化融入到自己的生活,成为了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心灵在不断地因“恒”而变得强大,我们真的不一样。 请欣赏: 正文 文 |保国 听完郑老师讲“制衡”与“致恒”,讲“向死而生”,感受颇多。回顾自己走来的一路,看看今后要去的方向,遂写下这首小诗,自勉自励。 我们,不一样 我们,爱与幸福人 和他们不一样 他们请客吃饭,总怕不够,有失面子; 我们吃饭请客,只怕剩下,浪费心疼。 他们遇到越讨厌越害怕的事,越躲的远; 我们看到越讨厌越害怕的事,越走的近。 有责任感的他们,经常全负责、各负其责; 有责任感的我们,总在负全责、尊道守德。 他们一起做事,总想统一思想、一团和气; 我们一起历事,只想碰撞真实、看见自己。 他们一起往前走,靠协议、靠承诺; 我们一起往前走,靠信任、靠志向。 他们在一起的时候总喜欢笑,笑着笑着,心累了,走丢了,就成孤岛了; 我们在一起的时候经常会哭,哭着哭着,心活了,光亮了,山欢水笑了。 他们经常在问:“怎么办?” 我们经常在问:“为什么?” 他们经常在想:“我能得到什么”; 我们经常在想:“我能给予什么”。 他们经常在说:“我认为”、“但是”、“我觉得”; 我们经常在说:“对不起”、“谢谢你”、“我爱你”。 他们的一生,总在维系平衡,结果四平八稳、波澜不惊、事与愿违; 我们的理想,总要打破平衡,但是内心恒定、日日鲜活、止于至善。 在他们眼里,我们好奇怪; 在我们心里,他们好心疼。 其实他们,就是以前的我们; 而我们,就是遇见的那个更好的自己。 “吹面不寒杨柳风”,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