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蓉朗读巜你真的了解你的孩子吗?》

谢蓉朗读巜你真的了解你的孩子吗?》

2021-06-03    16'30''

主播: 爱与幸福博客朗读

1067 5

介绍:
你真的了解你的孩子吗? 文章作者:红日 白云 文章朗读者:谢蓉 文章发布时间:2021.6.3 前言 最近,有一位老师提到,上大学的女儿在和她交流的过程中,说起自己在陪一位同学,同学的爸妈要离婚,同学特别特别难过。并且女儿说,还有一位同学的爸妈很早就离婚了,孩子一直觉得是自己的错,是自己不好,爸妈才离婚的,都抑郁了。还有几位同学把自己爸爸有外遇的事当成谈论的笑料。 女儿说身边很多同学都不打算谈朋友、不打算结婚,因为他们看着父母的婚姻状况,根本不相信婚姻,更不想让自己以后也那么痛苦。 如果您是这些孩子的父母,看到孩子竟然是这样的心理,您是否会吃惊、难过、不解?是否觉得是孩子想多了?可孩子就是这么想的! 当父母不开心时,他们会认为是自己的错; 当父母吵架时,他们会认为是自己不够好,要么努力让自己更好,压力焦虑着;要么努力地怕自己不好,害怕纠结着; 当父母离婚了,他们会很负责任地选择不结婚不生孩子,因为不想自己的孩子如他般痛苦。 并且他们内在的这些认为,会持续地影响着他的一生,即使他们正常上学、工作和结婚,却在未来的人生中不断地影响着他们的生活方式、处世方式,就如他们的父母一样。 我们常说, 孩子的问题本质上是父母的问题, 父母的问题本质上是夫妻关系的问题, 夫妻关系的问题本质上是原生家庭的问题, 原生家庭的问题本质上是个人修养的问题, 个人修养的问题本质上是探索“我是谁”“他是谁”的问题。 今天,我们分享厦门六期两个被父母要求来上课、20岁左右年轻人的感受,这两个年轻人都处在人生迷茫困惑的节点,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样,他们努力满足父母二十年,现在实在是做不到了。 我们分享出来,只是希望更多的父母们和成人们了解了解现在孩子内心的苦,看看现在孩子内心的好。 正文 文 |红日   起初来到厦门第六期基础班,是在妈妈的要求下来的。 第一天,我被大家的热情吓到了,很不习惯于大家的热情,还担心自己会被释放的家人的“负面情绪”所影响。 听课到第二天,突然收获巨大。 首先是郑委老师对“爱与幸福温暖和力量”的理论讲解。我虽然并不是家长,也不是一个善于帮助父母、理解父母的孩子,但听完,我似乎知道怎么在未来做一名家长了,以后应该怎么帮助、理解我的爸爸妈妈了。 我家里还有一个弟弟,今年17岁了,和我面临一样的问题,同样的不快乐。 爸爸妈妈是严格的,他们之间的矛盾也很大,非常频繁地吵架。我虽然被迫选择了住校,和老人一起生活,离开他们,但我的弟弟却从小面对了这些,在场的很多家长的孩子都是这样的吧! 听到父母告诉我,弟弟也不上学了,我很是不解。我想他应该再坚强些,像我一样,狠心不去在乎爸爸妈妈的态度。妈妈说他做不到,我觉得弟弟没有问题,他只是害怕没能考出好的成绩。 在这里看到这么多,听到这么多“不开心”的孩子的经历的讲述,我一下子明白了:弟弟很想变好,他超级优秀,他比我聪明好多,他是疫情期间网课落下了成绩后就害怕去学校了。 他害怕的是要去面对现在这个成绩不如之前优秀的自己, 他害怕父母、老师失望, 他害怕他不是爸爸妈妈的骄傲, 他害怕他追不到之前的成绩,他很在乎别的眼光。 他是一个内心脆弱外表易怒的孩子; 他是一个对家里失望的男孩。 弟弟和我一样,但是我能感受到他内心的坚持,他试着在一步步地让自己重回之前。 回家后,我会把这些课上所讲的内容告诉弟弟,如果他愿意,我也希望这里的老师、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可以陪他一段。 像今天看到那个男孩的视频一样,和我一样大的年纪,却在相同的时间和我弟弟经历一样的事情。 关于自己,我同样明白了很多,我虽然不讨厌冷漠的父亲、和我们纠缠不清的母亲,但是我并没有做到去爱他们,没有给他们温暖和力量。 我因为小时候的压迫,在小事上很叛逆,大事上不敢叛逆,并且还不会讲软话、不会道歉,将自己保护起来,现在遇到各种事情,第一想法就是好害怕,好尴尬。 我要改变自己噢!我会慢慢来的,我会让自己更自信一点点,更骄傲一点点,更自负一点点,更无畏一点点,用情感代替情绪,去表达去保护自己。我想这些对我就够了。虽然依旧害怕,但是感觉好多了,我明白要做自己,要用心而不是只用脑。 我去坚持,或许不该是坚持,而是追求自己,不会怪自己,像之前我一直告诉自己的那样,奋斗中的自己,永远可爱,管结果是否成功? 希望爸爸可以被我们温暖到,变得真诚; 希望我妈妈放下愧疚,真正开心; 希望弟弟原谅不好的事情,永远幸福; 希望自己拥有骄傲,熬过这次的考验。 冲呀!谢谢你们哦,爱与幸福的所有人! 文 |白云    2021年5月14日那天,第一次走进爱与幸福的课堂。 对于20岁的我走进课堂,看到了很多比我大很多的人,再听到婚姻这两字时,我认为自己是非常不适合听这节课的,也就是郑老师说的“不信”,但是当郑老师说到“愉快”和“解决问题”的时候,我发现自己是完全可以从中学到很多。 “如果家里的每个人心情愉快,或许就不会有问题”,这句话在我的本子上,后面加了2个字“反思”。 回想一下家里每每出现问题、矛盾的时候,每个人说话的语气、语调、神情、情绪都是非常动物性的,这样的情景是我害怕的。 我经常和父母大吵后会躲进房间,把门锁上,躲在被子里。父亲每次都会用力敲打门,叫我出去,但是他们不知道我有多害怕,门每一次被敲响,我的心都在颤抖。 这一次,父亲没有来参加,但是听了这节课后,我非常想改变我的父亲还有母亲,我想让我的家庭欢声笑语。我也不想在家的时候去羡慕别的人家人多热闹,我在家大部分时间感觉我的家是冰凉的,一家三口每个人都在不同的房间,安安静静。 想到这样的家,我情愿在外面玩。 如果没有来参加这次的课程,我自己都没有发现原来我对自己的家、自己的父母有这么多想法、感受,很多时候我有一些感受,却很快忽略,没有刻意地去回想。 现在的我,此时此刻在写感受的我,来参加这个课程感受最深的是,原来自己的家有很多问题,父母和我的沟通方式、做事方法、语气、语言、情绪、情感的表达是多么的不正确。 现在我也才意识到原来发生这些事的时候,我有多崩溃、多痛苦,也有好多做错的地方,伤害了父母。 我现在20岁了,父母的任何行为我真的一点也不怪他们,来听了郑老师的课,我非常想帮助我的父母,帮助我自己。 先改变自己再去改变父母,从用愉快的心态处理问题,从承认不爱到学会去爱,从凡事先找自己的问题,改变自己的语气、语调、情绪、表情,做一个正能量的人,找到自己的志向,还要好好去爱我的父母。 结语 每个孩子都想好,每个孩子都能好,每个孩子都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