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朗文发表日期:2021年9自24日博文类型:爱与幸福大家庭
朗读:宋俊玲
爱与幸福文字中心成立仪式——郑委老师讲话整理稿
前言
2021年9月15日上午,爱与幸福文字中心成立仪式在北京·爱上幸福吧举行。
我们整理了郑委老师在文字中心成立仪式上的发言,与各位读者共享!
爱与幸福为什么要成立文字中心?
文字中心的意义在哪?
下面,让我们一起聆听郑委老师在文字中心成立仪式上的发言,一起走进爱与幸福文字中心。
正文
【郑委老师讲话整理稿】
Vol.1
此刻,在北京幸福吧,爱与幸福文字中心的成立仪式,让我想起了2005年,我与时代光华图书公司的文总相识。
然后,在2010年,我把自己关在家里,只用了十几天的时间,写出了《为孩子做出1%的改变》《父母做对了,孩子才优秀》《爱学习、会学习、能学习》三本书,销量还不错。
但从那三本书出版之后,我再没有翻开看过。
现在回想起来,那个时候自己出书是为了出名。
当年我太年轻,太自以为是,觉得做出了一些成就,就应该出几本书,出书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也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我能写几本书,也是个名人了。
后来,书卖完后,时代光华图书公司想跟我续签协议,希望我把书稿改一改,接着再出书。
我记得,当时我跟文总说:“我没准备好。”
然后,我一直拒绝再出书,甚至签了协议之后,我也没履行协议,还挺对不起文总的。
我之所以这样,是因为那个时候的自己,与2010年前的自己不一样了。
如果说,2010年前的自己是“年少无知”,那个当下的自己更大的感受是“述而不作”,我的推脱让我明确感受到自己没有准备好。
而今天,我站在这儿,站在爱与幸福文字中心的成立仪式上,我再问自己“我准备好了吗?”答案是肯定的,我准备好了。
原因并不是我的水平有多高,而是我觉得爱与幸福这套理论成型了,并经过了十五六年的检验,帮助了很多人,有了实践效果。
最重要的一点,我现在可以确定爱与幸福理论所呈现出来的文字,是真的有出处,并且有实践效果,可以去帮助或者惠及更多的人了。
年轻时候的我写书,有很多的东西是自己的想法,是自己的认为,是自认为正确的逻辑。
现在的我特别确定,爱与幸福经过十多年的沉淀和实践,形成了一套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家庭教育理论,它能指引家庭和个人摆脱困境,解决问题,走向幸福,追求美好,甚至迈向高尚。
并且,爱与幸福理论都是有出处,不是百度出来的出处,而是出自古今中外流芳百世的圣人、哲人说过的话,并且是他们说出来的共性的话。
所以,我才说爱与幸福准备好了。
我们想通过成立爱与幸福文字中心把已经成型的,已经有大量内容的爱与幸福理论,通过文字整理的方式,变成图书,变成音视频,变成公众号的文章,变成多种多样的形式去传播。
爱与幸福成立文字中心,意义重大!
Vol.2
一直以来,爱与幸福有一个——不销售、不推广,所以,这十多年来,爱与幸福没有广告,没有销售,没有产品,什么都没有,靠的只是口碑。
甚至,我们也没有把这套理论和方法主动地有步骤地宣传给别人,我们只是把我们做的事儿、学员的学习感受,通过文字的形式、视频的形式,非常单一化地传递给了我们的学员而已。、、
所以,这些年爱与幸福形成了一个封闭的环境。
现在,我们想打破爱与幸福的现状,因为我们的国家在追求民族复兴,我们的教育在一步步地回归。
我相信,下一步,国家、社会在家庭教育方面的需求是巨大的,爱与幸福作为一套家庭教育体系是时候为国家、为社会做些什么了。
大家想一想:双减政策的出台、游戏时间的限制,最大的受益者是谁?不是孩子,不是父母,而是家庭。
家庭可能不那么焦虑了,可能不那么急功近利了,可以不把很多钱花在孩子的各类培训上,家庭成员有了更多在一起的时间。那家庭成员在一起的时候,他们想要什么?
他们是不是想要幸福,想要美好的生活。在幸福和美好生活的基础上,是不是想要生命的意义、生命的价值?
中华民族的复兴,是文化复兴之后的教育复兴。
西方有民主,有法治,有宗教,他们通过这样的方式立足在这个地球上。而中国人靠什么立足在这个地球上?
我相信,不是法律,不是宗教,是中国人的文化。
什么是中国人的文化?
往大说,是天人合一,往小说,是责任道德。
其实,中国人更重要的文化,是天人合一和责任道德之间的家国情怀。几千年来连接天地与个体的就是家国情怀。
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
中国社会的最小细胞是家庭,所以,家庭承载着培养个人修养和责任,引领家庭成员有理想有志向,成为一个生命有意义,活得有尊严、有志向、有榜样的人。在此基础上,我们才有国。
而我也常说一句话:“一个不热爱国家的中国人,不会真正幸福。”因为不爱国家,就没有家国情怀,就联通不了天地,就皈依不了中国文化顶天立地的本质,皈依不到人类的文明和文化。
中华民族的复兴一定是文化的复兴,文化的复兴一定是中国大部分的人拥有家国情怀,以此,下接地(责任道德),上接天(理想志向),我们才像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人。
所以,我认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它一定是家国情怀文化的复兴。
Vol.3
再想想,我们的领导人,在引领中华民族复兴的这些年,做了哪几件事:
第一,八项规定。
不浪费,懂得珍惜;不贪污,懂得奉献 。这是做人的道德基础。
这个规定,让老百姓觉得有了希望有了信心,也让更多人静了下来,这是修身的基础,这是道德的基础。
第二,家风建设。
有一段时间,新闻上甚至在提倡“党员干部要以回家吃饭为荣”,这是齐家的倡议。
第三,中国梦。
我们很多单位组织去看电影《厉害了,我的国》,中国梦就叫治国。
第四,领导人在全世界联合国宣布,中国人的责任是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服务。
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平天下。平天下不是通过战争占领天下,而是让天下太平。
这一套政策,并不是现代人提出来的,是我们这一届领导集体回到了中国文化的基础之上,让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知道修身的重要,知道道德的重要,不贪污,要奉献,不浪费,要珍惜,这是一个人道德的基础;同时,中国的家庭得有家风、家规、家教,人才会有修养,才会有责任感和荣誉感。然后,再去爱国,最后是人的心中要有一个理想,就是:天下太平。这也就是《大学》里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有了前面这些政策的实施,并随着社会转型期的过去,随着物质文明极大丰富,我们开始关注精神文明,真正到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时候了,只有这样,我们的国家才会有真正的民族复兴。
所以,当下或者未来,国家都一定会在文化、教育这个层面上,大力度地去回归和复兴。
那么家国情怀中的“家”,是必须要迈出的一步,也是每一个中国人需要关注的一步。
领导集体提到的中国当代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物质条件好了,但是还有很多地方不平等不平衡,这严重影响了人们追求美好生活。
这是因为,过去的几十年,很多人内心潜意识里的美好生活是吃喝玩乐。其实不是的,真正的美好生活,是心里的富足,是精神的富足,是生命的意义,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文化的指引方向。
Vol.4
我们相信国家会推出更多关于家庭教育、幸福生活、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政策,让更多的中国人明白一个道理:物质再丰富也不能让人心安,物质再丰富也不一定能让人幸福,除非把物质作为基础,皈依文化。
我们需要把家国情怀、道德责任和理想志向这些贯穿中国几千年,流淌在我们血脉中的文化基因激发出来,而激发的方式一定是教育,而且这样的教育一定是回归到对于中国人来说最重要的、最能让我们内心既柔软又坚强的家庭文化建设上来。
说起家教,很多人会想到如何教育孩子,而未来的家教应该是家风、家规、家教三者合一,这里面包括了家的发展方向。
那在这样的形式下,我们就特别需要有一套指引人民走向家庭幸福,让人民有规矩有责任的理论。
这些理论在几千年的中国文化中比比皆是,但是由于社会的浮躁,同时大量的中国人并没有多少文化底蕴,很多中国字都不一定能理解,很多传统文化类的书籍都不一定能读懂,并且也没有多少人能静不下心来一个字一个字地学习。
这个时候,以十二字方针“听得懂、可操作、有效果、有出处”为指导,形成的爱与幸福理论,就可以让人在当代快速急躁的社会里静下心来,愿意重新开始传统文化。
很多学员学习爱与幸福理论后,跟我说:“郑老师,为什么我学了爱与幸福理论,实践到家庭之后,再去看中国传统文化类的书,我就能看得懂了呢?”
我告诉他:“爱与幸福理论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入门,就是敲门砖啊。”
因为中国文化最大的一个特点是不仅仅要学,而且要实践,才会有感受,才能有感悟。
爱与幸福就是把几千年来中国文化里关于家庭和个人成长、幸福的部分,用“听得懂、可操作、有效果、有出处” 12个字方针的方法,重新解读了一遍。
因为,摆在当代所有中国老百姓面前的三大问题:
第一,孩子如何才能教育好?
第二,家庭如何才能幸福?
第三,究竟什么是中国人的美好生活?
十多年来,爱与幸福研究的也是这三个问题,只是我们用我们的方式重新诠释一遍,我们的回答都出自儒释道三家所共同认同的东西。
所以,我认为文字中心的成立意义重大,文字中心的工作也是一个大工程。
Vol.5
最后,我想说爱与幸福这么多年做的所有事情,除了成本以外的利润部分,都不分红,都是捐献给社会的。
所以,爱与幸福文字中心产生的所有利润,除了出版公司的利润以外,文字中心核心人员的成本以外,我希望它和爱与幸福一样,利润部分也要回馈给社会。
爱与幸福在文字工作上是个新起点,我们一圈都没转过,今天要跟时代光华图书公司再一次站到起点,这一次的起点比上次的起点高,我们做的事儿也一定比上次做得好,让我们大家一起努力,让文字中心成为跟它结缘的每个中国家庭的精神家园!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