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艳艳《“催”出的“恐”惧|郑委老师直播答疑第六十七讲》

孔艳艳《“催”出的“恐”惧|郑委老师直播答疑第六十七讲》

2023-03-06    09'05''

主播: 爱与幸福博客朗读

982 9

介绍:
博文发表日期:2023年3月6日 博文来源:郑委老师视频号直播第67讲 朗读:陕西宝鸡 孔艳艳   “催”出的“恐”惧 | 郑委老师直播答疑第六十七讲   前言 每周一,爱与幸福都会节选上周郑委老师直播课中的精彩部分,分享给大家。 今天,我们继续分享直播课第六十七讲:“催”出的“恐”惧。   正文   今天的主题是“催”出的“恐”惧。   我们先谈谈“催”的问题 ❖ 你会催孩子吗? 中国家庭,很多父母从小到大对孩子说的话 “快点、快点、快点”,这个就叫“催”。 父母催孩子是希望孩子快吗?当然不是。 心理学有种现象叫逆反心理,孩子“越催越磨蹭”。父母看似是希望孩子快,实际上是父母内心着急而已。   催,能“催”出“恐”惧吗?当然能。 父母“急”的背后是“怕”: “孩子慢,我怕达不到结果。” “孩子慢,我怕结果没那么好。” “孩子慢,我怕出问题。”   所以,催孩子的父母,内心对孩子充满了担心、焦虑、害怕、恐惧,看似希望孩子“快”,实际是希望孩子听自己的。   父母催孩子的过程中,看似是语言在催、行为在催,其实是把内心的担心、焦虑、害怕、恐惧,一点点传给了孩子。   在你催的过程当中,孩子会产生五类心理:   第一类:“催什么催!烦死了!”孩子对抗了。 第二类:他想“快”,但做不到,“我做不到,我让爸爸妈妈着急生气,我不好。”孩子自卑了。 第三类:催多了“我就这样!”孩子无所谓了。 第四类:父母一边催一边把控过程,少了情感,孩子自私自我了。 第五类:催到最后,“活得很没意思”,孩子出问题了。   我常说:“父母一着急,孩子出问题。” 着急的父母就是担心孩子、要求孩子,他根本爱不到孩子。 孩子感受到的是一个态度不好的,心态着急、担心、恐惧的父母。 这个“催”,是个大问题! 你催孩子,孩子就催自己。孩子自己催自己,担心害怕就产生了。   能不能不催孩子?对于很多人来讲,很难做到。 因为: “我催了,我的压力、焦虑、恐惧就通过情绪的方式发泄给对方,我舒服了。” “我不催,我就得面对内心的压力、焦虑和恐惧,我不舒服。” 还有人说:“我忍不住。”   我说:“‘忍不住’,是因为你‘忍住’自己难受,别人舒服。你‘忍不住’自己舒服,别人难受。你为了自己不难受,你是自私、自我的。”   我们再谈谈“恐”的问题 ❖ 有些人说:“郑老师,我就没有恐惧。” 如果你周围的亲人,尤其你的爱人、孩子和父母并不那么认可你,有可能你是"无感",每天像一部机器一样,以结果为导向地高速运转着,你的内心一定深深藏着恐惧。 因为能战胜恐惧的人,他可能是个修行的人,他可能是个真正幸福的人,可能是个光明的人,最重要的是他的亲人和他周围的人都会喜欢他、敬畏他。 如果你真正的学文化或者修行,你会发现不管儒家、道家、佛家,还是西方的基督都在教人如何面对欲望和恐惧。   我先把《易经》中关于“恐”的两句话,送给大家: 第一句:“恐致福也。”想要幸福,必须直面恐惧。 第二句:“君子以恐惧修省。”恐惧是让人修行和反省的工具。   同时,我总结出直面恐惧的7个步骤: 第一步,有“道理”。 就像做数学题要有数学知识一样,你得知道恐惧的意义,知道如何面对恐惧的“道理”。 第二步,名师指路。 有老师的正确指导,这个很重要。 第三步,有行之有效的方法。 第四步,把自己放在一个不得不面对的位置上。 因为恐惧很难面对,把自己放在一个不得不做的位置上,可能就面对了。 第五步,有人陪伴。 当恐惧出来的时候,人的条件反射是逃避、退缩、紧张、焦虑、想办法克服,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人陪伴,直到你的勇敢被激发出来——勇者无惧。 第六步,一定要有一个正能量的环境。 环境中的人不再笑话你,不再指责你,给你接纳的力量,让你真正的战胜恐惧。 第七步,有几次成功的体验——“我很勇敢!”   请你用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去面对恐惧,你的人生会发生很大的改变,千万不要觉得,“我有这7步就解决了”。   改变人和自我改变,都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唯有提升水平、提升格局、提升眼界、提升情怀,可能才能迎来幸福美好,甚至光明的人生。   最后,你要相信你自己、相信爱、相信情感、相信天地的力量、相信文化的力量,在直面中,拥有相信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