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丹丹朗读《怎么打破家长的思维惯性|郑委老师直播答疑第106讲》

刘丹丹朗读《怎么打破家长的思维惯性|郑委老师直播答疑第106讲》

2024-03-04    12'13''

主播: 爱与幸福博客朗读

733 1

介绍:
博文发布日期:2024年2月26日 博文来源:郑委老师直播答疑第106讲 朗读:河南洛阳 刘丹丹 前言 爱与幸福会节选周一晚上19:30郑委老师直播课中的精彩部分,分享给大家。 今天,我们继续分享郑委老师直播课,第106讲:怎么打破家长的思维惯性 正文 今天的话题,叫家长的思维惯性。 你在教育孩子当中,你有没有条件反射的一句话? 比如,有些家长认为:“学习不好就是因为不努力”,这句话就是一个思维惯性。 思维就是逻辑,可能很有道理,但教育孩子不需要逻辑和道理,需要用心和有智慧。 思维和逻辑只需用脑,不用心。你面对孩子,天天动脑想方法,要求人家,可能从没有用心。 当脑子不管用了时,你就会产生情绪。情绪达到一定程度,“哎呀!我已经尽力了,他也就这样了”,其实内心是逃避的,你只用了“脑”,还没用“心”呢! 今天,我们要谈一个非常重要的思维模式,这是当地中国大部分父母抱着坚定信念的一个思维惯性:“好好学习就能考上好大学,考上了好大学就会有好工作,有了好工作就会有好收入,有了好收入就会有好生活,有了好生活,你这一辈子就幸福了。” 请问: 好好学习就一定能考上好大学吗?不一定吧! 考上了好大学就一定有好工作吗? 也不一定。 好工作就一定会有好收入吗?如果是,那你已经定义了有好收入的工作才是好工作。 最可怕的是下一个思维惯性:“好收入就会有好生活”,意思是“收入多了,我可以买豪车大房,我有好的物质生活!” 这里面藏着一个可怕的概念:钱多就会幸福。然后,很多人就得出一个结论:“没钱就不会幸福!” 大家觉得,这种思维惯性对不对呢?平时在教育孩子过程当中,你有没有这套思维惯性? 说真心话,如果有,你就是个普通人。 在这个世界上优秀的人和成功的人都是少数,他们面对人和事的思维,跟普通人不太一样。 同时,我想告诉大家,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打不破这个思维惯性,那么孩子在努力的过程中,就会不断地积累压力和焦虑。 压力,大到一定程度,无法压抑、无法忍耐的时候就会爆发。 焦虑,一直排解不掉的话就有可能会抑郁。 所以,为什么这个时代越来越多的孩子失眠、抑郁、狂躁、双向情感障碍、社恐、拖延,都可能是因为家长的这种“不关注孩子生命和生命状态,只关注孩子努力的结果”的思维惯性造成的! 我们认为千真万确的逻辑,在家庭生活和家庭教育中却很可能是极其错误的。 如何打破这种思维惯性呢? 我在《会爱才是真爱》这本书中,讲到了打破这种思维惯性的方法。 我觉得作为父母,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最关键的、永远不能扔掉的一点就是:孩子生到我家到离开家、走上社会的整个过程当中,我得让他活着幸福,但不是“舒服”。 心灵的舒服是幸福,身体的舒服那可不是幸福。 现在家长为了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所谓的未来,连孩子的幸福都不要了。你作为父母,连幸福的家庭氛围都给不了孩子的时候,您觉得您是一个合格的父母吗?当孩子在考上大学前都过得不幸福,你觉得他考上大学就懂得如何幸福了吗? 所以 第一,我们得先给孩子幸福。 夫妻不恩爱,孩子就不太有幸福感。 作为父母,如果你们夫妻俩不懂得爱自己的父母,孩子也不会有幸福的感觉。 你们给孩子好的物质条件,伺候他吃伺候他穿,那只是舒服,并不是幸福。 第二,在幸福的基础上,你要给孩子道德的底线和向上的责任,孩子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第三,在这两个基础之上,你可以要求孩子好好学习,争取考个好大学。 第四,你要引导孩子生命有意义。 生命有意义,不是挣了钱以后吃喝玩乐,那叫享受,是空虚、是功利、是物质。 所以,你要重建的思维惯性是:幸福的感觉,优秀地做人,努力地做事,然后生命有意义,有志向。 作为一个成人,我反问你,你有没有把幸福放在第一位,把做人放在第二位,把成功放在第三位,把生命意义贯穿一生呢? 如果你自己都没做到,却教育孩子要这样做,孩子内心就会有“凭什么?!”三个字。这时候,你怎么教育他都没用了! 要么他用情绪对抗你,叛逆了; 要么他关着门不理你了; 要么他跟你辩论,气得你半死,你还说不过他。 所以,我们认为: 努力学习、好学校、好工作、好收入、好生活就能幸福,这所谓的主流价值观,其实是“自欺欺人”,是害孩子的一种思维定式! 真正的家庭教育思维模式是:父母生养孩子教育孩子,一让他幸福,二让他优秀,三让他成功,四让他生命有意义,孩子就走上了人生正道。 最后,我想告诉大家:成功不一定幸福,幸福一定成功! 试着想想,一个人活得很幸福,还不算成功吗? 我们的思维逻辑,如果不是真理下的逻辑,它就会像一个黑匣子一样把我们本就光明智慧的“心”罩住、蒙蔽了心。 心的力量很大!我们不要自我地把它蒙蔽。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无限发光的生命,但是我们的贪念和恐惧,我们的执着和欲望,我们的自我自以为是我们的负向情绪,这些东西像一个黑色的罩子一样,把我们心罩住。 所以,我常常问学员一句话:得到什么才会幸福? 答案是:得到什么都不会幸福,失去什么才会幸福。 失去那些本不属于我们的、不好的东西——贪念、恐惧、嫉妒、懒惰、执着、自私,我们就幸福而光明了! 也只有破掉的就是你思维逻辑当中的那些执着的念头,你的家人和孩子才能喜欢你、信服你和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