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价的真相:越来越贵的菜价,农民从中获益了吗? | 食日谈 Vol.43

菜价的真相:越来越贵的菜价,农民从中获益了吗? | 食日谈 Vol.43

2024-12-13    76'43''

主播: 食通社

223 0

介绍:
[图片] 节目介绍: 欢迎来到本期节目!当气候变化逐渐从新闻标题走进我们的菜篮子,农民的故事成为最鲜活的记录者。北京浅山的柳刚、云南返乡青年康丽,以及 “半农半X” 的蚊滋滋,将为我们带来一场关于农田、菜价和极端天气的深度对话。 从暴雨砸光杏树到干旱晒裂水库,他们的故事展现了农业如何在气候变化的冲击下寻找生机。柳刚分享他如何通过种植芋头、挖排水沟来缓解气候影响;康丽带我们进入云南的生态果园,探讨草覆盖如何守护果树健康;蚊滋滋则用相声版的幽默讲述 “豆角不开花” 的背后科学。 本期节目也直击 “菜价波动” 的真相:为什么农民赚不到钱,消费者却觉得菜越来越贵?生态农业如何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可能解答? 通过这期节目,我们希望你能看见农友的努力与韧性,也能重新思考作为消费者,我们可以如何支持更健康、更可持续的农业未来。 快来一起聆听这场关于土地、菜园与未来的精彩对话吧! [图片] 小柳树农园位于北京顺义齐家务村,占地八十多亩,园内有2个温室大棚、10个冷棚,以及40多亩露天种植区。图:徐于凡 [图片] 小柳树农园原本每个季节都要有细致的种植安排,才能确保全年任何时候都有20多个品种的产出,给消费者和餐厅足够多的选择。 [图片] 不同作物的间作套作。 然而,今年极端天气的影响让柳哥有两个月损失巨大。 [图片] 云南楚雄永仁县中和镇小直苴村。康丽家所在的山头只有几户人家,全村100多人分散在不同山头,串门得走半个小时以上。图:晓云生 [图片] 通过把家乡山里的土货直接卖给消费者,康丽一家也在老家安居乐业,生了两个孩子。 [图片] 蚊滋滋手绘里山全景,山、田、林、园、居齐备 [图片] ➊ 进园处的镇宅大桑树竟在10月底还保持着丰茂姿态。 ❷ 长角羚(左)、蚊滋滋(右)和他们永远不羁欢快的狗子。 [图片] 靠着设在院中的人工气象站,知识农夫每天足不出户便能拿到当日的天气数据:10月28日,室外温度9.1℃,湿度76%,风速0km/h,周降雨量0.6mm。 本期主播: 嘉宾介绍: 柳刚:北京浅山区的小规模生态农场主,擅长多样化种植。 康丽:返乡扎根云南乡村的彝族青年,致力于守护家乡的果树林。 蚊滋滋:一名“半农半X”的业余农夫,观察气候变化的各种现象。 主播介绍: 天乐:食通社创始编辑,北京有机农夫市集召集人 时间轴: 00:29 嘉宾介绍:来自北京的柳刚,云南的康丽,以及“半农半X”的蚊滋滋。 02:28 气候的威力:极端天气如何影响农作物,冰雹、暴雨和干旱的真实故事。 15:16 探讨极端天气对生产成本的冲击:从种植设备投入到如何提高土壤抗性。极端天气让农友们得花多少钱、多少心思? 20:40 提问:虽然极端气候影响这么大,为什么很多生态小农的菜没涨价? 24:08 菜价迷思 :菜价涨了,农民却没赚钱?听听农友们的无奈和坚持。 29:20 生态农业的机遇:“打不倒”的生态农业,如何靠健康土壤和多样种植减少气候损失? 45:16 消费的力量 :听起来好,但丑丑的 “陆地菜” 你会买吗?消费者的选择如何影响农业未来? 53:14 未来菜价是否还会涨?面对气候挑战,农友们讨论生态农产品的定价与未来。 延伸阅读: 关于柳哥和小柳树农园: 如何挑蔬菜?就看叶子是否“亮、挺、厚、韧”。 “小柳树农园”柳刚:有机蔬菜CSA农园的精细化管理 关于云南的彝族返乡青年李康丽和从事松茸采集的历史: 松茸和彝族三代人的三十年 关于生物学硕士出身的“知识农夫”蚊滋滋、长角羚和他们的盖娅·沃思花园,以及他们写的那本《土里不土气》 猫冬预备!深吸一口蔬果草木鸟兽林石,在里山与自然同频共振 原来黄鼠狼不爱吃鸡?和四大仙做邻居后才知道的秘密 创作团队: 节目片头、片尾:瓦依那乐队岜农 编辑 :王昊 制作/封面 :晓晶 #关于「食日谈」 听众群:添加「食通社」小助手食通君(微信号:foodthinkcn),加入听众讨论群 联络邮箱:xiaojing@foodthin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