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勤奋式的懒惰”,未必是我一个人的问题。
很多正读大学的朋友都有过这样的疑惑,“我每天除了上课,剩下的时间都泡在自习室,为什么期末考试的时候,成绩还是没有那个每天下课就去玩的室友好呢?”
很多辛勤的公司白领在总结一年来的成绩的时候诧异,“我时常加班,出差,有时把周末都贡献给公司,为什么感觉自己一点也没有进步,好像什么都没做似的呢?”
很多整日忙碌不堪的家庭主妇在一天结束后都会有这样的感受,“明明手中没有一刻闲着,怎么一天下来屋子依旧这么乱,账单还是没有整理,下一周的食物还是没有买回来呢?”
著有《每周工作4小时》的蒂姆·费瑞斯在书中重新更正了“忙碌”的含义。
他指出了忙碌和效率的重要区别,那些整天忙忙碌碌的人——忙完一个活动又忙另一个——事实上可能是以牺牲有效性为代价而维持忙碌状态的。你的目标应该是富有成效——即你所做的事情必须能够让你更加接近你的目标。
他亦指出,那些“忙碌”却没有“成绩”的人,也许需要重视一些其他的能力:培养选择性忽视的能力,养成和保持低信息食谱的习惯,少做无意义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