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希望有一天 突然惊醒,发现自己 在一节课上睡着了,一觉醒来 还在初中的教室里。老师的粉笔 迎面而来 砸到你的脸上,提醒你,上课不要睡觉。你告诉同桌,说做了个好长的梦。同桌骂你白痴,叫你好好听课。你看着窗外的球场,阳光 洒在脸上,一切都那么熟悉,一切 还充满希望!”
这是我们在心里 想过无数次的场景还原,也是电影《芳华》最大的主题。
它最大的痛处 在于再也回不去了,人间有多少芳华,就有多少遗憾,一个人在经历了许多事情后 就会发现,青春 真的是一个人拥有过的 最美好的东西。
在朋友圈刷满屏的 《芳华》影评观后感里,我几乎看到的,都离不开“善良”一词,这样的结论 似乎一点都不草率,黄轩饰演的刘峰被定义为好人。
做梦都想去上的大学,有人更需要,他便拱手相让;
战友让他带去修的手表,太过名贵没人敢修,他便自己研究后修好了;
战友结婚,为了给他省钱,他自己买材料 亲手做了两个沙发;
南方的女战友,不喜欢吃饺子,他就煮挂面给她吃;
食堂煮破 没人吃的饺子 总是他主动打来吃;
就连猪跑了,别人也第一时间 是叫他来帮忙。
他竭尽全力地 帮助所有人,大家也热情地 叫他活雷锋。
可好人总是难做。刘峰的善良 在浑浊的背景下,显得那么单薄 和活不下去。
他喜欢文工团的女独唱,那个叫林丁丁的姑娘。
在一次“冲动”的告白后,刘峰 尝试拥抱林丁丁,却不幸被路过的男战友 撞了个正着。
林丁丁怕这样传出去 自己就算跳到黄河 也难以洗清了,只好向组织告发:刘峰是主动强行“触摸”她。
而这次不大不小的“触摸事件” 却成了刘峰人生的分水岭:
他被下放连队,随即 参加战争,战争中一心寻死 却落到终身残疾,之后的他,退伍还乡,生活潦倒。
下放连队前,之前受他帮助的战友,一个都没有来相送。
转业后的刘峰来到海口,不再是战斗英雄,也不再是雷锋楷模,他只是底层 一个最不起眼 谁都可以欺负的残疾人。
岁月漫漫,芳华刹那,特殊的年代,刘峰的善良 只剩下卑微个体的苟延残喘。
于是有了那句 发人深省的台词:“一个从来不被善待的人,最能识别善良,也最能珍惜善良”。即使后来 刘峰冒犯了林丁丁,甚至在那个特殊的年代 是肮脏的想法,这个从神坛走下的圣人 依然被观众买单,不为什么,仅凭他的善,就足以夸够一辈子。
但电影的最后说:之后的他,看起来那么知足,那么冷静。
每个人都爱刘峰,可惜 却没人喜欢他。
正如 马男波杰克所说:
直到有一天,你看着自己的周围,发现大家都爱你,但没人喜欢你,那将是最孤单的感觉。
想起于丹说过的一句话:“一个人越炫耀什么,就越缺什么。”这句话放在 当下四处弘扬的“你要善良”的大旗帜下,显得是那么地贴切 而又悲凉,因为在这样的正能量背后,善良 却成了不折不扣的稀缺品。
我们之所以善良,从来不是为了回报,只是因为 在做对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