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的竹林大都是成片生长的,茂密而浓郁。竹子的品种很多,特性却是不变的。 之所以对竹子情有独钟,那是因为竹子不见异思迁,不趋炎附势,不刚愎自用,不改志向,竹,是君子的化生。
从一羊肠小道缓步走来,两侧灌木渐渐消失,豁然开朗的地带,这里的一片竹林,是我最喜爱的地方。闲暇时,很喜欢在这里漫步,感受竹林里清新的空气,听鸟儿委婉啼唱,在这般富氧的状态下,可以让你神清气爽。
竹林,少有人打理,一切呈自然生长状态,横七竖八的竹竿随处可见,竹子大多挺拔地站立着,茂盛的竹叶如同华盖般,遮住了大部分阳光,透过缝隙折射过来的光线在手机镜头里会有五颜六色的光圈,美极了。冬季里脱落的竹叶泛着金黄,均匀地飘落在地面上,累积了厚厚的一层。也有被大雪压弯的竹节,带皮露骨的,依然不肯低头,倔强地想要直愣起身躯。
在这里,总有想法向外滋长着,想着春天的竹笋,想着夏天的金蝉花,于是,对竹林寄于无限的期待了。
竹林行禅,是一种意境,闭上眼睛,全然放松你的身体,放空你的思维,在自然的状态下,和竹林一起呼吸,感受竹节的生长;你会觉得自己如云朵般飘浮,在竹梢头游荡,逍遥自在,与竹林同在了。睁开眼眸,满眼的绿色变得透亮了,大脑变得澄净空灵了。
如果有缘,在这里与理安道长不期而遇,会有一脸的惊喜,道一声“缘分啊”,坦然随行,感觉又不一般了。
随理安道长竹林漫步,一路走来,倍感空气之透彻,心肺之豁达,感觉这竹林异常之美妙。 道长问:是景色变了吗?答曰:没有。道长又问:那是什么变了?我思忖着,道长说:那是你的心情变了。 是的,心情不一样,眼里的景色也不一样了。
道长问:看见竹林里被雪压断的竹子吗?答曰:看见了。道长又问:它与被人为砍断的有何不同? 我不置可否。仔细看来,雪压断的竹子被竹梢的重力向下牵引着,粗壮的竹竿被辟成一条条,向下弯曲着,我感觉到竹子的疼痛,犹如我心里的疼痛一般。 道长说:这就是自然的呈现。
于是,我明白了,每个人的伤痛和经历,有的是人为的,有的是自然的,有些伤痛是可以治愈的,砍掉了就不复存在了,而有的伤痛是自然存在的,正视它,不要为它存在而纠结,一切皆道法自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