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 深处,隐秘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景物,有狭窄的山道、陡峭的石壁,也有沟壑纵横,竹林密布,小溪潺流。或许走至松林旁,转过弯来会有一开阔地,有巨石静卧其中,零零散散的,平坦可任意静坐。
理玉道长曾经向我描述过这样的场景:在幽静石块上小歇,闭眼静心的片刻,时间便流淌去了,待睁开眼来,忽然发觉对面山石上也静坐一人,低眉颔首,双盘于青石之上,与自己一式模样,知道这平凡如农夫之人,定是一隐士。于是,不便打搅,悄然离去。回过神来,细一思忖,原来,茅山这仙境之地,也有这不居道观的隐居修行之人,不禁叹为观止。
于是,总想着有一天也可以悄然偶遇一隐士,跟他聊聊修行中的清苦,静修时的感悟,或许只字片语,也能让我大彻大悟。
山峦的植被已经开始有了色彩,红色的果实、黄色与锈红的树叶,都在慢慢的变化中老去,层林尽染的季节,是踏山寻踪的最好时机。跟随“山里人”踏着狭长小径,带着惊奇和向往,在竹林幽深、灌木纵横处去探寻。
二茅峰半山腰,水泊如明镜般,倒影着一溜的山脉,一溜的竹林。飘然的白云,在水面被透亮的绿色包裹,含羞生色。一红衣少女,水灵如雨后春笋,俏然与山水间,一脸的笑靥,如水边菖蒲,水生的花朵,淡雅地飘过,遗落在我们身后。
灌木掩盖的山路少有人迹,披荆斩棘中,顺着一条土夯的道路向前,隐秘的洞口在“山里人”的指点下,出现在眼前。带着好奇,壮着胆子跟随“山里人”踩着木质的板块,进入洞穴,一股异味扑鼻而来,蝙蝠的吱吱声,声声入耳,数十步之后,手电光下黑乎乎一片,脚下是松软的蝙蝠屎,黑魅魅的,不敢向前了。
抽身而出,眼前依旧是茂密丛林,一棵树枝上一件白色汗衫悬挂着,随风飘荡。想着这隐秘之处难不倒还真有那隐居之人吗?听说我在寻找隐士,“山里人”哈哈大笑,他说:“如果把你一个人丢在这里,你能坚持几天?”不等我回答,他接着说:“我只要找到山泉,就着野果,就能呆下去,你信吗?”
我信,我当然相信。突然感悟到:山里人,大多是隐者,他们在自己的生活范围内,耕地种植,守着清泉、林木,享受大自然的赐予,过一种满足而淡然的生活,享受着简单的幸福。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隐士情结。当被快节奏的现代生活逼得无路可退的时候,当面临种种诱惑而身心俱疲的时候,当左冲右突中,仍无法找到慰藉心灵的途径的时候,就会萌生了退隐的想法呢?是否憧憬那种闲云野鹤、恣意遨游的境界呢?如若能保持自己时时刻刻不迷失,喜怒哀乐你都时刻观察着自己,远离世俗的喧闹,独享一份空幽寂静,这般的生活,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享受的“清福”了。
“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 隐者,大多不接近外人,清心寡欲的。要隐逸,就必然会得意于山丘,倘佯于林泉。你可以避开车马喧嚣,却避不开内心的烦躁。其实如果能处于喧嚣的时政,却能大智若愚、淡然处之,这才是真正的隐者。静心揣摩,幡然感悟,这个时代没有真正的隐士,只有真正懂得生活的人。你可以成为你自己生活中的隐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