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秋渐深,露华浓(萧萧木下)

白露:秋渐深,露华浓(萧萧木下)

2019-09-08    06'32''

主播: 袁琴(扬州)

2755 8

介绍:
《白露——秋渐深,露华浓》作者:萧萧木下  今天是2019年9月8日,己亥年八月初十,白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言:“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一场秋雨一场寒,一夜西风一夜凉。告别孟秋而进入仲秋,到了白露,真正的金秋,也来了。 白露有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侯)群鸟养羞。 天气转凉,鸟儿们开始了忙碌的准备:农历八月,鸿雁一路向南,企图到温暖的南方避寒;而春分时飞走的燕子此时却北归筑巢,休养生息;除此之外,百鸟也感应到了寒气而开始储藏过冬的食物,每一份食物都如藏珍馐。 白露时节,风轻云淡、天朗气清,凉风吹落一树黄叶,湖面澄澈而宁静,清晨路边的树叶上,凝结的白色水滴在太阳下闪着晶莹的光。这个时候的华夏大地,完全摆脱了夏日的闷热,也仍未到寒风刺骨的深秋,气候最是宜人。 与三五好友泛舟湖面,亦或者在湖心小亭沏一壶新茶、品一杯陈酿,看着夕阳西下时的“秋水共长天一色”,还有那半红不红的枫叶林,一切都是那么赏心悦目,岁月静好,莫过于如此。 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季节的变换不但带来了绝美景致的变换,也让无数身处其中的人们诗情大发。 白露时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美人风情万种;有“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的无言诉说;还有“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辽阔胸襟。一笔一划中,白露天生便带着一身诗意,把这一节气过成了一幅唯美的画卷。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去让这一天的时光如诗一般流淌? 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既然已是秋,那便总是有那么一点“凄清”和“哀愁”的意味。院子里再不复夏日热闹,百花百草开始凋零,百鸟百虫四散,零星几只寒蝉拼命的嘶喊更显寂寂。但都说豪华落尽才能见到真淳,洗去了一身铅华的仲秋,返璞归真,显得格外情真意切。也只有这样静下来,才发现月光皎皎不输夏日骄阳,桂花流香原来也能胜过百花争奇斗艳;卸下了所有不必要的装饰,才发现秋日的思念亦是楚楚动人。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乡愁这枚邮票,上面满含着泪水,被露水沾湿,也不知何时才能寄到。还有这一轮明月,每一寸月光,都雕刻着我思念的模样。 “相思黄叶落,白露湿青苔。”思念这种力量,足以黄了梧桐,湿了青苔。别再问我归期几何,我是离了大树的那一片落叶,一直在向最后的归宿全力狂奔。 白露时节,让我们清空嘈杂的内心,尽情地思念。秋渐深,露华浓。愿你在这绝美的时节,享一方美景,念一位佳人,吟一首好诗,把所有美好的记忆和着露水,细心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