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亲爱的家人早上好!美好的一天从诵读《道德经》妙解开始!感恩您!
第二章 道的特性 超越二元对立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妙 解:
广泛社会大众,都认为自己能分辨什么是美、什么是丑,这会形成很不好的风气。不是好事。
大家都认为自己能分辨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这不是好现象,社会风气会变成很不友善。(因众生从自我好恶出发去界定美、丑、善、恶,就会制造出很多的冲突、对立,让民心不纯、世风日下。自我若起虚妄分别,就会制造出种种二元对立。)
界定出何为美,同时就制造出何为丑;界定出何谓善,同时就创造出了不善。
不去做对比,万物都是单纯而神圣的存在。一旦做对比,就有二元区别产生,若加上各人好恶,就马上产生二元对立、冲突。
有与无是相对比而生,难与易是因相对比而成,长与短也是相对比才形成。高与下、音与声、前与后,也都是因对比区分才形成这些概念。
所以得道的圣人,不去虚妄分别、妄下论断,不胡作非为。自身顺天之道而为,以身作则,行不言之教。效法道→化育万物,做利益一切众生之事,从不推辞;生养万物而不占为己有;做许多利益众生的事,心中没有任何傲慢;做很多积功累德之事,却从不居功。
就是因为不居功,所以其所积累的阴德就不会消失,受益的众生会永铭在心。(有自夸、居功之心,其功就会很快抵消掉。)
注:本书中的“众生”指:所有有生命的统统称为众生,如人类、各种动物、植物。 《道德经妙解》精讲摘选
第二章道的特性 超越二元对立
我们一般人都是从自我的喜好出发去界定这个是美的,那个是丑的,这个是我要的。你界定为美的时候你就会去追求、追逐;你界定为丑,你就设法去排斥,结果大家为了比美,为了炫耀我比别人更漂亮、我比别人更高尚,看到别人穿着所谓的名牌我也设法要有;别人有洋房名牌轿车我也要有。你想要赢别人,结果你就会增长很多的欲望欲贪,而这些欲望欲贪它会消耗更多的地球资源,也是造成你的痛苦的根源。
如果我们在分辨善人、恶人、好人、坏人,我们通常会把自己界定为好人。我们所看不惯的、不喜欢的,我们就会界定他是坏人、恶的。我们一般人都从自我的好恶出发去界定,你所作所为符合我所预设的你就是好的,你如果所做跟我所预设的相反的,你就是坏的。我们还会进一步界定我们是正义之师,这一种正义之师的观念一出来之后,把与己相异者认为是邪魔外道,我们要替天行道,要铲除坏人,结果就会造成这个世界不断地冲突对立、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