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过后讨论热点,这大概快成为我们的保留节目类型了。
前两周,全国开学季。教育部联合央视做了个叫“开学第一课”的节目,并下发了通知要求学校组织观看。然后网上就炸了。
通知8点开始,但是8点13分之前一直在播放广告。开场请来了一堆“娘炮”小鲜肉进行表演。以及很多学校还要求写读后感。
朋友圈里的家长们义愤填膺,一方面抨击广告过分,另一方面宣扬“少年娘则中国娘”来抵制“娘炮”。当然,是个网络热点就会有两面。另一部分网友跳出来说:“请撇开对男性的刻板印象,娘炮是审美多样性的一种体现。”
坦白说,当我知道央视邀请了那些艺人来进行表演的时候,也感觉很不舒服。这不禁让我有点好奇:我提倡任何人可以进行任何打扮,也理解各种奇怪的审美/审丑都可以有市场,同时接受主流审美与自己大不相同。但看到那堆人出现在“开学第一课”这样的节目中,为何我会觉得不舒服?
我们所发泄的情绪和所表达的观点,很多时候都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正义性而进行的二次解释。探索这背后的真实诱因,是这期节目的出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