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期与失业焦虑有些关联的话题,我们聊一个原本很生僻,近期却广为提及的一个社会学名词——内卷化。
又是我写推送,节目里没谈到的关于“内卷”这个概念的起源和定义,在这里谈一谈。
内卷化一词源于美国人类学家吉尔茨(Clifford Geertz)的《农业内卷化——印度尼西亚的生态变化过程》(Agricultural Involution: The Processes of Ecological Change in Indonesia)。其中定义,“内卷化”是指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在某一发展阶段达到一种确定的形式后,便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这一概念最早是用来研究爪哇的水稻农业。在殖民地时代和后殖民地时代的爪哇,农业生产长期以来原地不动,未曾发展,只是不断地重复简单再生产。不能提高单位人均产值。
想想节目中谈到的那些网民们普遍讨论的例子,如石匠、餐厅经营者、做题家和工贼,在我个人眼里,要么是对概念的扭曲,扭曲到劣币驱逐良币或者类似马太效应,要么更像是抱怨。我认同在一些领域内卷化现象的存在,也可以理解这种抱怨背后的失望与无力感。然而,抱怨无济于事,正如节目开头黄主播引用的博文所说,“内卷解释一切。只要认为找到了一个解释,就舒坦了。卷卷卷,一卷解千愁”。
其实定义里边已经指明了问题的解法,去打破形式的确定性。不再一味地看存量,不再别人的饭碗里你死我活,而是用创新、开拓、细分和独特性去看待竞争。
诚然,基础科学技术发展的进度,的确在侵蚀着人们的希望和耐心,竞争方式的变革也的确不是任何一个人可以改变的。但我有信心的是,人类总是这么存活下来了。节目的配图我特意选了一张爪哇岛的风景,那儿不仅仅有,水稻农业。如今的爪哇岛农作物和经济作物丰富,茶叶、咖啡、烟草、橡胶、金鸡纳、甘蔗、木棉和椰子大量出口,每年吸引着全球上千万的游客。
又或者,质子已经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