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世界的秩序我们总觉得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自己的身上,所以总是依赖脑子想出一个说服自己的办法来解决问题,最后脑子一直会被各种想法来说服,从而产生一种上瘾的感觉,一度陷入自嗨,如若借着这股劲立马开始行动,会带来一些外部的变量,但如果一直沉溺于自嗨,经年累月就形成了内耗。内耗的本质是个体是一个封闭的系统,有序逐渐的变成混乱,而且这个状态是不可逆的。要维持自己主观世界的秩序就需要依靠大量的阅读,从书本中获取见解经验,如果一个人在大量阅读,那么起码他的主观世界是非常有序的,要不那么大的信息量输入,他是无法处理的。客观世界的秩序主观世界的秩序有一个弊端,他的闭环只局限在你的理解能力里,并不会对你的行为有直接的影响。我尝试过用跑步来打破这种反馈机制,就是让自己能够从主观的个人系统中抽离解放出来,用客观的身体行动作为反馈,因为你能跑1公里,就是1公里,脑子不会说你会跑3公里了,你的身体很诚实,当你不断的打破自己的身体限制,实现突破的时候,其实你就实现了一个新的系统,这个新系统里,你能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起来,做到承诺并兑现。当你的反馈系统能把主观的思考扩大到客观的行动,你的系统的秩序就会重新开始建立,脑子里的逻辑需要转化成现实行动的各种成本因素,要确保行动得以执行。要维持客观限制的秩序,就会让一个人很忙绿,对自己要求变得严苛,整个人会是一种紧绷的状态,要求自己承诺的事情必须做到,这样才能自洽。现实世界的秩序让客观世界更有秩序,就是要引入一个关键的变量:现实世界中他人的价值满足。这样我们做的事情就有了可以客观衡量的指标,不会陷入到自己反馈的忙绿状态里。在现实世界里,我们会遇到的一个新的问题是,我们对受众并不了解。如果我们无法洞察他人的需求,满足他们的价值,那么我的输出将会没有价值。那些已经打破了主观限制的个体和组织,在客观世界里面很努力,但是遇到的一个最关键问题就是确定自己的受众,并且能够提供给用户符合预期的输出。这是一个更大的闭环系统,进入到这个系统中,又会重新建立秩序,这个秩序包括了你对自己能力的评估和对他人需求的满足。要让现实世界的这套秩序可以持续,就需要找到一个稳定的业务模式,让彼此产生价值交换,商业的魅力往往在于此,能够把付出和回报转化成等价的收益,最终能够确保各方都有足够的利益长期投入进来,保持秩序的稳定性。为什么会陷入精神内耗陷入精神内耗,就是在自己的主观世界里面没有构建出一个有序的状态,其实这个问题背后更加本质的问题是,我们有没有给自己建立一个适合自己的系统,然后让自己这个系统尽可能保持一个不熵增的状态。但是我们知道熵增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必然要从主观世界的自嗨,到客观直接的自洽,然后到现实世界的利他的价值,不断的扩大自己的系统,让有序变得更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