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去读书] 的第四期节目,reader小马(INFP)邀请了两个好朋友小孙(ENFP)和小郑(ISFJ)来对谈。我们结合各自的阅读和观影经验,从更加肯定女性主体性的角度,讨论女性在消费“浪漫爱”体裁的文化商品时的感受和困惑。小孙带来了一个颇具调查基础的理论视角和大量的个人消费体验,小郑则更为关注女性主义的批判视角参与真实(爱情)生活的适配度(此处可见小郑注重现实生活细节的S人属性)。这场讨论其实并没能解答某些长久困惑我们的问题,但是却让我们得以梳理,各自在面对“浪漫爱”文化商品时候,我们究竟消费了什么,我们究竟在何处感到困惑、不满。同时,那些矛盾和困惑之处到底是源自创作者,还是接受者,或者是整个更为广大的文化背景,也被纳入考量。ps:郑重点名感谢两位猴系男演员吴磊&王鹤棣(不管你们谁是美猴王,小孙都要大声感谢你们)。时间轴: 05:03 矛盾:女性能看出来目前的许多文化商品展现出厌女的问题,但为什么她们还是可以非常愉悦地消费和享受这样的文化商品? 05:34 好奇:为什么我年少的时候看了那么多言情小说,现在却不看了? 05:48 《阅读浪漫小说:女性、父权制和通俗文学》似乎可以解决某些具体问题。 09:40 女性阅读浪漫小说的行为实际上是一种“独立宣言”。 12:55 “阴魂不散”的弗洛伊德,他的适配性值得质疑。 14:48 创作浪漫小说的女性作者尝试改变一些东西,例如承认女性欲望,但这个试图有其自我限制:女性的欲望仍无法脱离“他”人和异性恋爱存在。 17:52 在消费文化商品的时候,女性是不是需要对性别问题非常的“敏感”? 19:02 如果我们小时候看的言情小说会教我们“女性要先爱自己”会怎么样? 23:03 《梦华录》不是为了女性群象服务,而是为了女主角服务? 26:45 《星汉灿烂》的三类女性角色。 29:16 女主角的例外属性:不符合择偶预期,却可以获得好的“归宿”——代价是她们逐渐变成符合择偶预期的样子。 36:50 从“教育片”式的宏大叙事结尾,可以看到偶像剧亦有消解人物个体性的倾向。 38:26 创作班底没有跟上观众的意识?甚至网友写的结局都比电视剧好? 57:51 文学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本期所涉文本:1.文化研究 《阅读浪漫小说:女性、父权制和通俗文学》2.小说及电影、电视剧 《苍兰诀》 《星汉灿烂》 《梦华录》 《延禧攻略》 《火与花》 《致橡树》 《暮光之城》 《女子有行》 《偷偷藏不住》 “那不勒斯四部曲” 《东厂观察笔记》 《南方有令秧》 《继承者们》 《顶楼》 《夏娃》 《我们的蓝调》 《奇怪的律师禹英雨》 《柔美的细胞小将》 《After》 《哪吒》 《祝你好运,里奥·格兰德》 《他是龙》bgm:糸守高校策划/封面制作/音频剪辑:小马@Marsa❤️内容设计/对谈:小孙@存放处处长 & 小郑@豆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