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豪:滨海蓝碳的超能力

任豪:滨海蓝碳的超能力

2023-08-05    07'34''

主播: 无境深蓝BetterBlue

75.3万 5427

介绍:
大家好,我是任豪,我与无境深蓝一起,用声音为你讲述蓝色星球的故事。 炎热的夏日总会让城市居民对那浓郁的一抹绿色产生美好的企盼,想 象着身处一顶挨一顶郁郁苍苍的树冠下,仰着头感受穿过树缝而洒落 地面的斑驳阳光。一阵微风轻拂,那便是夏日里最美好的体验。特别 是今年夏天,持续的高温席卷全国,各个城市仿佛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个巨大的温室,每每走到户外便会感觉到蒸腾的热气。 几十年来,由于全球增长和资源消耗,以二氧化碳为首的温室气体排 放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这些温室气体被排放到大气中,吸收阳光经过地面反射后的长波辐射,从而产生地球气候变暖的效应。 所幸的是,地球上有着不同形式的碳汇,也就是储存二氧化碳的天然 或人工「仓库」。而天然的二氧化碳仓库意味者大自然靠著生态系统 中原有的运作方式,就可以处理二氧化碳。而在三大天然碳汇:森林、海洋、土壤中,滨海蓝碳生态系统又是其中闪亮亮的明星碳汇。红树林、海草床和滨海盐沼三类蓝碳生态系统的覆盖面积不到海床的0.5%,植物生物量也只占陆地植物生物量的 0.05%,但其碳储量却高达海洋碳储量的 50%以上,甚至可能高达 71%。 那么蓝碳生态系统的“小身板”里是如何蕴藏着这样的“大能量”,和陆地生态系统的固碳方式又有什么差别呢? 回想我们曾经到过的森林,其实目之所及的土壤、树叶、树枝、树干, 还有凋落和枯死的物质,再到我们所看不见的深藏地底的根部,都是 一个个碳储存的小仓库。与陆地生态系统中储存的碳一样,蓝碳也是 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被植物活体固定下来的碳。但滨海生态系统的超 能力在于,其土壤中固定的碳可大范围且长时间埋藏,形成巨大的碳 储量。比如在巴西境内的红树林,已经有超过 6000 年的历史。在历 史长河中,万物生长有时,凋落之物又回归土壤,逐渐积累了十几米 厚的红树林沉积物,形成了巨大的沉积物碳库。这是因为陆地土壤富 含氧气,好氧微生物得以将土壤中的碳氧化并返还大气中,但滨海蓝 碳生态系统的土壤则保持着厌氧或者几乎无氧的状态,可以持续保持 着垂直方向上的储碳。一个对生物而言更具挑战性的环境,却成就了 滨海蓝碳生态系统在固碳功能上的“超能力”。 我们国家拥有延绵的海岸线,滨海蓝碳生态系统面积相当广阔。在南 方广东、广西、海南、福建等省份,主要分布着生物多样性极高的红树林生态系统;而海草床则主要分布于黄渤海一带;滨海盐沼则是三类生态系统中面积最大,固碳量最高的一种,是实现碳中和远景目标 中重要的“ 中流砥柱”。据估计,我国三大滨海蓝碳生态系统每年大 约能固定 127 到 308 万吨的二氧化碳,相当于约 10000 趟越洋航班 的排碳量。发展滨海蓝碳已经成为我们提升碳汇能力,应对气候变化的潜力方式。 “滨海蓝碳生态系统”就是这样于人类而言有益处的存在,近年来却 由于海岸带开发和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不知 道你是否有留意过,在滨海城市的海边越来越多地修建了优雅且整洁 的滨海观景大道,而在一些沿海村庄,新建的虾池鱼塘,和农业用地 等其实都在改变着原生的滨海生态。植物、泥土被清理掉,人们用炯 炯的目光企盼着更高的收入和更好的经济发展。然而同时,不被注意 的是,储存在沉积物中的碳正在和大气中的氧气结合形成二氧化碳和 其他温室气体,并释放到大气和海洋中,进一步加入影响全球的气候变化。 根据遥感影像显示,2016 年我国滨海湿地的面积为 5.25 万平方公理, 与 1975 年相比减少了约 28.7%。也就是说,在全球范围内,这些滨 海蓝碳系统正以每年 34 到 98 万公顷的速度遭受破。如果这一趋势 无法得到改善,一百年后,30%到 40%的滨海盐沼和海草床以及几乎所有未受妥善保护的红树林都会消失。人类也将逐渐失去可以依靠天然蓝色碳汇。更可怕的是,曾经曾经储存在碳汇里的大量物质将会被释放 … .. 伴随着近年来“滨海蓝碳生态系统”的破坏,我们国家也正在努力对 滨海蓝碳生态系统积开展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包括推动蓝碳政策框架 的制定、探索开展碳汇试点等等。而作为我们个人,可以做的也有很 多。比如,在欣赏滨海生态系统的美景时,注意环保,不乱丢垃圾; 不随意挖捕海滩上的贝壳、螃蟹或其他小动物,保护滨海生态系统的 生物多样性;积极参加蓝碳和保护蓝碳生态系统相关的科普活动和公益实践等。 在气候变化的洪流中,每个人的力量似乎都微不足道。然而,人与自 然千年万世始终相连,对自然的每一滴保护都会促成自然给予人类的正反馈。 深蓝拾光,让这个海洋,以声音和光影,陪伴你的每一夜。这个星球, 70%以上的面积是由海洋覆盖的。希望今天我和无境深蓝的分享,让 你对这个蓝色星球有了更多了解。我是任豪 ,感谢你的聆听,我们下 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