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6 玻璃渣里找糖吃,我们重写了《活着》的结局 -《活着》

Vol.6 玻璃渣里找糖吃,我们重写了《活着》的结局 -《活着》

2021-10-24    49'37''

主播: 周末客栈

76 1

介绍:
这一期我们重温了经典作品《活着》,这部让余华靠它“活着”的作品,讲述了在大时代背景下一系列社会变革中,徐福贵的人生和家庭不断经受的重重苦难。用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金理的话说,余华像一个手艺纯熟的调色工匠,对普通读者和大众市场的口味形成了自己的把握,在情感基调上呈现创作特征——暴力又温情、忧伤而不绝望,既有苦情戏,也有一点让人振奋的东西……在这部代表作里,余华在黑暗的世界里调配出温情的暖色,在玻璃渣子里带我们找糖吃。这一期的Girl's-Night,我们从童年回忆聊起对乡村生活的“猎奇”;以女性视角解读了“家珍”们的隐忍与坚韧;回看中二青春文学体又感念“白描”手法更触动人心;从对生死的“轻描淡写”反思“活着”的意义......追求“意义”的普遍性是否是一种社会进步的标志?频发的抑郁症是否代表我们这一代人更加脆弱?如果《活着》有一个完全不同的充满希望的叙事角度和积极结尾,会是怎样的?带着你的“脑洞”一起来聊聊....周末客栈每周日更新,以声音的形式记录我们对世界的认知。下一期我们将共读《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喜欢我们的朋友可以搜索微信公众号the_yellowhouse关注我们,参加黄房子沙龙的线下活动;也可以在小宇宙或喜马拉雅搜索“周末客栈”订阅收听我们,期待和大家的交流与分享。【主播】@卓雅Joy@柚子咧@糊糊huhu【嘉宾】@可嘉【内容索引】00:54正文开始01:21 《活着》主要内容03:21 作者简介04:27 回不去的“故乡”和对乡村生活的猎奇12:24 我们怎么看余华作品里的女性人物18:26 说女性“作”是一种男性主义视角吗?19:33 余华的作品不深奥不华丽,为什么我们都爱?20:57 中二青春文学体vs经典作品27:03 白描的手法带来更立体的呈现30:14 《活着》的创作受了谁的启发?31:21活着的意义是活着本身吗?37:51 我们比上一代人更脆弱了吗?39:19 朋友圈加剧了我们的焦虑吗?42:57 如果《活着》有一个不同的结尾...【相关书籍】《生死疲劳》《我与地坛》《许三观卖血记》【相关影视】《活着》(电影)《一直游到海水变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