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马尔克斯

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马尔克斯

2019-05-18    11'39''

主播: 林雪🌸

181 0

介绍:
《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讲述了一个关于等待和希望的故事。上校年少时,为国家连命都豁出去了,年老了,却连锅都揭不开。瘦弱的上校和患哮喘病的妻子,守着死去的儿子留下的公鸡,日子每况愈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少年仍然固执地等待着退伍金。希望变成失望,失望又转为希望。即使生活窘迫不堪,上校仍然执著,守护着自己的尊严,从容不迫地等待着退伍金。 ——· 关于作者 ·—— 本书作者马尔克斯,是哥伦比亚的作家、记者和社会活动家,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马尔克斯前期深受福克纳和海明威的影响,这两个人都是20世纪首屈一指的叙述大师。《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就运用了海明威的创作方法,即我们熟知的“冰山原则”。除《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外,马尔克斯的代表作有《枯枝败叶》《百年孤独》《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霍乱时期的爱情》《活着为了讲述》等。1982年,马尔克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 本书金句 ·—— 1.自上次内战结束以来过了五十六年了,上校唯一做过的事情就是等待,而等到的东西屈指可数,十月算是其中之一。 2.“等雨停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他真心实意地相信这一点,确信自己能活到来信的那一天。 3.“生活是人们发明出来的再美妙不过的东西了”。 4.上校认识到,四十年来他们共同生活,共同挨饿,共同受苦,可他到底也没能了解透妻子。他感到他们的爱情中也有什么东西衰老了。 5.上校活了七十五岁——用他一生中分分秒秒积累起来的七十五岁——才到了这个关头。他自觉心灵清透,坦坦荡荡,什么事也难不住他。他说:“吃屎”。 ——· 核心内容 ·—— 一、上校一生的等待 七十多岁的上校,他和他的妻子住在镇子尽头的一所破房子里。 每周五,上校都要去码头。因为每周五,邮船靠岸。邮电局长背起邮袋,上校也跟在邮电局长身后,走到邮局。局长总是说,“没有给上校的任何东西。”“没有人写信给上校”。 上校在等待什么呢?上校在等待国家承诺的退伍金。 上校19岁参军,20岁时就成为了上校。当时革命军大西洋沿岸的总军需官——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因为频频战败,决定停战,上校驮了满满的两箱军款,艰苦跋涉了六天,在停战协定签署前半个小时,到达了了尼兰迪亚兵营。 在尼兰迪亚协定签订的第二天,政府就答应给两百名革命军军官发放遣散费和补偿金。 岁月流逝,上校的小伙伴们变成了老伙伴们,这些老伙伴们都在等待信件的过程中相继死去,而上校自己,成为了除去每周五等信外再也无事可做的人。 上校总是将报纸从头看到尾,希望从通过审查的新闻中看到一点关于退伍金或者大选的消息,但大都是些国际时事。开始政府还把新领退伍金的人员名单登报,后来,什么也不说了。 上校没有退伍金,也没有其他收入,连唯一的儿子也被打死了,而妻子又患有严重的哮喘,家中可变卖的财物仅剩一个破钟、一幅画、死去的儿子留下的一只公鸡。但无论生活如何穷困潦倒,上校仍旧等待,希望仍然不灭。 二、上校和妻子在艰难岁月中相濡以沫 文章的开篇,是上校煮咖啡的情节。咖啡罐里只剩下一小勺咖啡了,上校用小刀把罐子里最后一点儿混着铁锈的咖啡末刮进锅里,煮好端给了患有哮喘病的妻子。妻子卧病在床,呼吸困难,她问道:“你的呢?”上校答道:“我喝过了。” 少校对妻子的爱意,夹杂着贫穷,通过这小小的细节,流淌了出来。 九个月前,也就是1月3日那天,他们的儿子阿古斯丁,夹着公鸡,去了斗鸡场。因为在斗鸡场上散发秘密传单,阿古斯丁被乱枪打死。公鸡,是阿古斯丁留下来的唯一遗产。 上校留下了这只公鸡,希望等到一月份的斗鸡会,能够卖个好价钱。 妻子病情好转后,精力好像格外旺盛。她靠着缝缝补补、拼拼凑凑,使出浑身解数,维持生计。 妻子去给阿古斯丁上坟回来,又发病了。妻子病倒后,就得靠上校维持生计。上校自己也病了,他觉得自己的肠子都烂了,失眠使他的骨头都散了架。他咬着牙,到附近的一家小店赊账。 靠着对来信的期望,上校勉强支撑着,但没法同时照料自己和那只公鸡了。而且,要是公鸡再有两天吃不上玉米就得完蛋。 病床上的妻子,支起身来,说出了早已想好的话“你马上把这只鸡脱手。”他们的日子已经揭不开锅了。 妻子到处兜售钟和画,但现在流行夜光钟,没有人对上发条的破钟感兴趣了,也没有人要那张画。 在苦日子面前,上校隐忍而内敛,极力维护着自己的自尊,而妻子则不惜让全镇的人们都知道他们快饿死了,只为了换点钱回来,继续生活下去。 三、上校拒绝了妻子,最终决定不卖公鸡 堂萨瓦斯,是上校过世儿子的教父,也是他们那个党唯一一个躲过了政治迫害并能继续住在镇子上的领导人。他有着一幢两层楼的楼房。 一天,上校在堂萨瓦斯办公室和堂萨瓦斯闲聊,堂萨瓦斯让上校把鸡卖掉。因为卖掉鸡,一举两得,既卸掉了一个包袱,又能得到九百比索。 由于妻子让全镇的人都知道他们快饿死了,上校决定把公鸡卖给堂萨瓦斯。九百比索够他们吃上三年。、 当上校下定决心把公鸡卖给堂萨瓦斯,堂萨瓦斯却只出四百比索,预先付了六十比索,然后就去外地了,鸡卖了再清账。 十二月到了,一切都漂浮在阳光里,院子里美极了。上校对妻子说道:“这么美妙的早晨,教人真想拍张相片。”妻子说她想栽几株玫瑰花。即便穷困潦倒,上校他们仍然热爱着生活。 周五,上校怀着准能来信的预感兴冲冲地上了街,来到广场上,上校看见他那只鸡和另一只鸡正在厮拼。比完赛后,上校从一个年青人手里夺过了公鸡,头也不抬地挤出了人群,恍恍惚惚走到家。 上校对妻子说鸡不卖了,把钱还给堂萨瓦斯,不够的钱就等退伍金来了再还。妻子强硬要求把鸡卖掉,因为卖鸡是唯一可以活命的事。 上校坚信那只鸡会嬴,而妻子说,如果输了呢?上校觉得,还不到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妻子绝望了,问上校这四十多天吃什么。上校泰然自若,顺理成章地说道:“吃屎。” 全书到此戛然而止。即使等待上校的是死亡,他也不会卖鸡,而是选择等待,守护尊严。 撰稿:甘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