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有话说,我是家木。
有句话说:“如果世界上曾经有那个人出现过,其他人都会变成将就。”
那么应该如何看待感情中的“将就”呢?
感情的问题很多与选择相关:一个外形好身材棒但无房无车无前途,另一个品貌一般可“配件”俱全,要如何取舍?明天又有人说,遇到的对象各方面都不错,但总觉得缺点什么,并不是想要的那个人。
如果深究下去,不愿意“将就”的背后,只因对“那个人”的盼望,从未断绝。问题是,优秀多金又知情识趣的男生和知书达理又肤白貌美大长腿的女生本就已属稀缺,再加上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的限定,没听过安利,也该听过中国福利彩票吧。
审视他人固然轻易,可人最难认知的,或许还是自己。真实的爱情里,鲜有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百年身的凄恻断肠。罔顾当下现实,唯恐错过真爱,才是自我设限。
换言之,爱情的真谛不是飘渺的等待,而在每一小步的摸索和适应之中。《何以笙箫默》里说,“经过那么多年,我还是输给了你,一败涂地。”“你转身的一瞬,我萧条的一生。”很多人以此自矜,为泥足深陷寻找理由。
可惜真相冷酷而严峻:潘驴邓小闲,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残缺。
所有自以为的将就和错过,说到底都不过是,意难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