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布局|抢位
信息制造业
信息制造业
是
制造业互联网革命的通道
企业组织变革的标准模型
人类创造力的大舞台
在这个行当
机器永远是配角
人类永远是主角
企业家视角之下的信息制造业
信息制造业
需要集结这样一些专门人才
品类分化家
品牌制造家
爆款制造家
超级IP制造家
心语制造家
部落星球制造家
新闻采编
宣传部长
认知战参谋长
品牌大运营首席运营官(COO)
网络生物级产品经理
***
信息制造业
需要建立一支正规军
内容运营团队
用户运营团队
活动运营团队
认知战参谋部(含数据分析中心)
商务部
从哪里开始
不好意思,目前只能从芒格开始
------------------
【芒格独白】
我想应该有这样一所大学,专门为信息制造业而办,为这个新生的产业培养并输送各级人才,既有品类分化家、品牌制造家、爆款制造家、超级IP制造家、部落星球制造家、心语制造家、产品经理等这样的专门人才,又有内容运营总监、用户运营总监、活动运营总监这样的部门领导人才,还要有首席运营官、认知战参谋长这样的高级领导人才。
我希望所有的企业都能在互联网新生的土壤上重整旗鼓,再创辉煌,我特别乐意成为这个新生的产业——信息制造业的发动机,为信息制造业重塑世界鼓与呼。以一个老师的名义与作为。
和你一起点亮信息制造业,我是芒格。
一
大学的设立,我想不是由教育部决定的,虽然行政许可上的确是由它决定的,过去,我那样想着的时候,其实是被人洗了脑之后产生的思维错乱的结果。其实,所有的大学成立的基石,如同一个产品诞生的理由,它们本质上是一样的:为需求而生。
“现代大学”,学术界的共识是,它开始于19世纪初,启蒙运动以后、经过了理性主义的改造,以德国洪堡创办的柏林大学为标志。一般认为,1809年德国柏林大学的创立标志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的诞生。
现代大学与传统(中世纪)大学的根本区别在于大学职能的转变。传统大学是传授已有知识的场所,将研究和发现知识排斥在大学之外,而现代大学则将科学研究作为自己的主要职能,将增扩人类的知识和培养科学工作者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推崇“学术自由”和“教学与研究的统一”。柏林大学精神推动了德国的科学事业发达昌盛,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德国成为世界科学的中心。这一思想对世界高等教育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为近代大学形成奠定了基础。
新生的信息制造业需要这么一所大学,既为它自己的发展培养实用型人才,又为发展提供原动力而发现新课题,解决新问题,指导整个行业稳步有序地向前推进。
二
或者硅谷,或者好莱坞。
凯文.凯利发现,美国的公司越来越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硅谷化,朝着互联网科技公司一路狂奔。二是好莱坞化,朝着电影业或者新内容提供商一路狂奔。当然,现在有了第三种,是前二者的结合体。
在谈到好莱坞化时,KK没有讲得太清楚,究竟是高科技化呢,还是高资本化,或是二者的结合。他强调的是,好莱坞为了应对电影业的高风险,越来越游击化,我觉得用这个词语来形容,可能更贴切,快速组合,快速战斗,战斗后又快速解散,等待下一次组合的机会,而公司里的常驻员工都不是最顶级的专门人才,他们是一部影片的常规运营人员,而直接参与内容创作的人是临时组合的,比如,编剧、导演、灯光、摄影、效果、后期等等,当然,还有演员。
而我想要抓住这里边更本质的东西,好莱坞最后呈现的产品是什么?电影,当然是电影,但它本质上是什么?内容。对的,我也同意。但我想提请大家注意,今天的电影,是数字,是一组有序化的信息,并通过数字电影放映设备,把它呈现在观众的面前。我宁愿把它叫做信息产品。
好莱坞的工作人员一上来,一定是琢磨大脑的,信息产品既不能吃,也不能喝,但它提供一种独特的体验,观众与影片会有一段两小时左右的情感的互动,观众的情绪会暂时地进入到影片所构建的轨道,随着影片故事情节的展开而起伏。
其实,我们很多的产品,在交付之前,都是大脑在做决定,即便是美妙的食品,人类文明的发展早已带领人类来到了一个新的时期,我们日常用语也从“吃了吗”进化到“想吃什么”。谁在想?显然是大脑。
是我们脖子上的头颅里的1400克大脑在发出各种各样的需求信号,肚子听不懂什么是大健康,肚子听不懂什么绿色有机认证,肚子更听不懂吃什么还要考虑什么可持续发展战略,所有的这一切——信息——都是为大脑准备的,它们也的确起到了影响大脑决策的作用。
什么葡萄酒的文化、西班牙的地中海沿岸的风景、德国汽车工业的一丝不苟,这些信息,最终是谁买账呢?是肚子,还是大脑?是肌肉,还是大脑?这好象不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
三
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
这个事情,好象我们都知道,但是我们知道是谁把人类要实现飞行的梦想从模仿鸟的思路中解放出来的吗?
如果这样一问,我们就会寻找到一位对航空业做出过巨大贡献的先行者,英国人,乔治.凯利。
19 世纪初空气动力学之父,英国的乔治•凯利(Sir George Cayley,1773–1857)从中国的竹蜻蜓上受到启发,从理论上设计了一种直升机,当然它只是存在于图纸之上,不可能实现。
凯利随后又试图模仿鸟类设计振翼的飞机,但是不成功,后来他认识到鸟类的翅膀不只是提供动力,还提供升力,他还因此发现空气在不同形状的翼面流过时产生的压力不同,提出了通过固定机翼(而非振翼)提供飞行升力的想法。
后来莱特兄弟发明飞机的过程中,就设计了两个系统来分别实现动力与升力,这等于凯利先生为飞机的诞生指出了非常明确的方向。
我们知道互联网的本质是让人类的通信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就给一个产品的二元性(即物质与信息)创造了可以不同步交付的便利性,可以先让我们的消费者接触到足够多的信息,然后再来接受物质。关键是,我们现在应该意识到,这两个维度,可能应该要由两个系统来分别完成,并且更多的时候是,信息先行,物质跟上,没有信息的交付,就没有物质的交付。
四
知难而退的反义词,是什么?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有朋友好心劝我:等干出一个象阿里巴巴那样的案例来,信息制造业就成立啦。
我想:哇,这简直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莫说干一个阿里巴巴出来,就是干一个魔拜单车出来,那也是除胡玮炜和老天爷之外,无人拿得下的硬骨头。
但是,我想这个事情,芒格做与不做,它都会成为现实,因为这是大势所趋,但我希望信息制造业的发展与繁荣,与芒格有那么一点点关系。我想你如果抓到了这一手的好牌,也会做出如我一般的选择。
有人问登山者:你为什么要登上那座山呢?
登山者回答:因为山在那里。
五
中国信息制造业大学,关于这个梦想,我只能是想一想,作为一个实战派,我必须分清什么只是想一想,什么是可以去做一做的。而我能做的,也许是办一份杂志,连续写下一些文字,如同,陈先生为了推行新文化运动,创办了《新青年》,毛先生为传播马列主义而创办了《湘江评论》,当然,形式上是一致的,份量上却是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上的,这是必须讲清楚的,有人告诉我说,一个伟大的灵魂是非常谦虚的,虚怀若谷,这样才可以装进无数的好东西,不断进步。
1919年7月14日,《湘江评论》在长沙创刊。毛泽东先生在创刊宣言中指出:“世界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什么力量最强?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湘江评论》创刊号寄到北京后,李大钊认为这是全国最有份量、见解最深的刊物。《晨报》也予以介绍,说它“内容完备”、“魄力非常充足”。
六
大学可以有。
但我现在能做的是,办一本专门为信息制造业鼓与呼的“湘江评论”——《中国信息制造业导刊》。
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
今天的我从中读到的却是信息的重要性,信息大于肉体,没有信息,肉体几乎也就不存在,或被以为不存在。
信息制造业,是为了创造的创造,是桌面革命的延伸,是人类在知识大爆炸时代为自己找到的一个合适的位置,或者是重新出发的出发点,它是时代的产物,它是科技进步的产物,它反过来也会重新塑造整个世界。
芒格|
信息制造业的发现者
陕西纳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参谋长兼内容运营总监
主播徽信公众号:品牌焦点战略(mgrenzhiz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