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书生活之“书海拾贝”1

诗书生活之“书海拾贝”1

2018-04-23    11'42''

主播: 阳光^_^🎹

45 0

介绍:
书海拾贝(1) ──<曾国藩家书>精彩摘录 Sunbeam     最近读<曾国藩家书>,收益甚丰。期间有不少名言经典,精辟论述。我想摘录一些,一则给玄郎,二则自读其便,三则和喜欢的朋友共享。不亦乐乎?     在摘录之前,先简单介绍一下曾国藩(1811-1872):初名子城,字伯函,号涤生,谥文正,湖南长沙府湘乡(今湖南省双峰县)人。中国清朝时期的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中兴名臣」之一,也是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湖南长沙府湘乡白杨坪人,现属湖南省双峰县荷叶镇天子坪。 一《读书只为进德修业》(四位老弟足下:) 1,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日专而已矣。谚曰;“艺多不养身”,谓不专也。吾掘井多而无泉可饮,不专之咎也。…若志在穷经,则须专守一经;志在作制义,则须专看一家文稿;志在作古文,则须专看一家文集。作各体诗亦然,作试帖亦然,万不可以兼营并鹜,兼营,则必一无所能矣。 2,凡专一业之人,必有心得,亦必有疑义。诸弟有心得,可以告我共赏之;有疑义,可以问我共析之。且书信既详,则四千里外之兄弟不啻晤言一室,乐何如乎? 予生平于伦常中,唯兄弟一伦抱愧尤深。盖父亲以其所知者尽以教我,而我不能以吾所知者尽教诸弟,是不孝之大者也。……嗣后我写诸弟信,弟宜存留,每年装订一册,其中好处,万不可忽略看过。诸弟写信寄我,亦须用一色格纸,以便装订。 注:(1)咎:错误。(2)穷经:学习经书。(3)鹜(wù):野鸭,引伸含意为追求。(4)不啻∶如同。(5)伦常:伦理五常(仁、义、礼、智、信)。(6)嗣后:以后。 二<勉励君子应早立志>(诸位贤弟足下) 1,苟能发愤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愤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静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真不真耳!     六弟自怨数奇,余亦深以为然。然屈于小试辄发牢骚,吾窃笑其志之小,而所忧之不大也。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之量,有内胜外王之业,而后不添于父母之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故其为忧也,以不如舜不如周公为忧也,以德不修学不讲为忧也。是故顽民梗化为忧之,蛮夷猾夏则忧之,小人在位贤才否闭则忧之,匹夫匹妇不被己泽则忧之,所谓悲天命而悯人穷,此君子之所忧也。 2盖人不读书则已,亦即自名曰读书人,则必从事于<大学>。<大学>之纲领有三:明德,新民,止至善,皆我分内之事。若读书不能体贴到身上去,谓此三项与我身毫不相涉,则读书何用?虽使能文能诗,博雅自诩,亦只算得识字之牧猪奴耳!岂得谓之明理有用之人也乎?……然则既自名为读书人,则<大学>之纲领,皆己身切要之事明矣。其条目有八,自我观之,其致功之处,则仅二者而已:曰格物,曰诚意。     格物,致知之事也;诚意,力行之事也。物者何?即所谓本末之物也。身、心、意、知、家、国、天下皆物也,天地万物皆物也,日用常行之事皆物也。格者,即物而穷其理也。如事亲定省,物也。究其所以当定省之理,即格物也。吾心,物也;究其敬身之理,又博其省查涵养以存心之理,即格物也。每日所看之书,句句皆物也;切己体察,穷究其理即格物也。此致知之事也。所谓诚意者,即其所知而力行之,是不欺也。知一句便行一句,此力行之事也。此二者并进,下学在此,上达亦在此。 注:(1)家塾:在家读书。(2)牧豕:放猪。(3)数奇:命运不好。(4)以为然:同情之意。(5)小试:指科举考试(不中)。(6)民胞物之量,内胜外王:包容万物万民的立家成业的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