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三人以上的聚会,我便尽可能不去参加。
派对之类的活动一概婉拒,接到喝酒和饭局邀请,同样是谢绝回避。也就是说,我是个“非常不上道的人”。
我的体质对酒精过敏,也想遵循自己早睡早起的原则,所以晚上的时光我大都是和家人一起享用平和的晚餐,一个人阅读、思考,然后平静入睡,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活动。
不过我不爱交际的最主要原因,其实是我原本就不善社交,要和一群人见面令我很头疼。而且,我一直认为孤独是人活着的基本条件。
人生在世虽然免不了会与他人产生关联,但不管是恋人还是家人,都不可能百分之百与自己完全契合,视为一体。人的想法决定了其行动和生存方式,而思考这件事情也无法和谁一起完成。
感受、想法、思考、选择、决定──这些形成人生本质的过程,本来就只能独立完成。我们必须勇敢地面对这个事实。
所以,我把孤独当作基本条件坦然接受。
我不会为了掩饰孤独而与人会面或与朋友狂欢作乐。相反的,我一个人思考,一个人学习,期望尽可能朝自己目标的方向前进。
当然,尽管我再习惯独处,孤独也并非永远都是我的伙伴。我也经常被寂寞、害怕、不安等恐惧情绪俘虏。
特别是工作,那是一场与孤独的战争。如果没有以一人对抗百人,与世界对峙的觉悟,就不可能完成理想的作品。
有时候,即便是独自蒙受众人的批评与反对,也必须毫不退却地抵挡下来。希望顾虑到每一个人的情绪,听取所有人的意见,在气氛温馨的讨论中做出好的企划──在现实中,这是不可能的事。
所以我并不会像悲剧的男主角,陷在“我是如此不幸,必须一个人努力”的情绪。而是认知到人生来孤独,转而去思考要如何与孤独共处。
这种态度不只存在于面对工作的时候,在生活中的各种场面都适用。
“你如何看待寂寞和孤独?”
这是一个可能很大程度上左右人生的问题。
其次,我也时常问自己:“我还能够独处吗?”
年轻时一个人在国外的生活,让我知道与孤独对峙的过程有多严苛,并从中获得极其重要的成长与锻炼。即使是一直到了现在,我仍是不断告诫自己“要保有能够独处的坚强与勇气”。
有时候,我甚至会斩断一切与他人的联系,就算被当成“怪人”遭朋友排挤,就算被批评“那家伙太不上道,真难约”,全都坦然接受。不可思议的是,这么做之后双方之间反倒有机会进行真正的沟通。因为难以启齿的事一般绝不会在酒席上提起,所以我反倒有了能够正面对话的机会。
依赖淡薄的表面关系过日子,不是比一个人独处更寂寞吗?
因为寂寞所以想亲近他人,这是依存,是依附对方的心而生。这样的关系不可能孕育出信赖、爱与友情。更何况,成群结党也不符合人类的生活习性。
或许你也抱着这种想法:出门旅行最好有人结伴同行,希望在熟悉同伴的包围下,生活在“舒适圈”里。
但何不鼓起勇气,毅然决然地放手来一次一个人的旅行呢?
“这么说一定会惹对方讨厌,觉得我很烦人吧”,如果因为总是担心着这些事,染上凡事都说“随便”的坏习惯,就赶紧努力矫正过来吧。
要接纳孤独,并贯彻自己的意见和立场。
要拥有不畏磨擦与风浪的坚强。
这样的态度,能够为我们守护安稳的生活。唯有拥有在黑暗中也能一个人毅然决然行走的力量,我们才能与擦身而过的他人构筑深刻的联系。
*来源:《今天也要用心过生活——生活中的巧思与发现逼急》
背景音乐:《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