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坚:遇见一个俗不可耐的时代

于坚:遇见一个俗不可耐的时代

2016-07-16    11'23''

主播: 玉裁不解字

59804 5394

介绍:
按:而今的人,是否真正明了寂寞和朴素的含义?恐怕未见得。这个时代对待落寞的人,就是把他扫到角落里去。然而扫到角落里,其实也是很好的,另一种自由。 *正文* 我在扬州老城的史巷内看见这口井,朴素,寂寞。“静而圣,动而王,无为也而尊,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庄子·天道》) 审美风尚变了,今天人们已经不大知道何谓朴素。一个女子,面对汹涌浩瀚的化妆品,素面朝天几乎不敢出门。寂寞也成了贬义词,生命仅意味着热闹,更高,更快,更强。一般追求的都是靓丽光鲜,高大上,什么都要闪亮登场。在审美上,这是中国历史上最俗不可耐的时代,以焕然一新为美,以新旧来判断事物的美,新的就是进步,好的,高档。旧的就是落后,坏的、低劣。新旧本来是意识形态上的是非,现在已经发展成为对一切事物的价值判断,事物本无所谓新旧,月亮是新的还是旧的?黑夜是进步的还是落后的? 我在扬州的老城漫游,烟花三月下扬州,焕然一新者遍布江南。实用、方便,现代、洋气,但是不美。 史巷里的这口井,很是醒目。忽然发现这个城市的源头。没有这口井,这个城市,这条巷子不会建在这里。古代中国的城市虽然也屋宇鳞次栉比,遮蔽了许多地皮,但它从来不敢忘记天地之恩。四合院的天井总是在提醒苍天在上,园林,花台、盆景、花鸟虫鱼……使人牢记道法自然的真理。水井意味着信任,对大地的信任,对天长地久的信任,对人的信任。最邪恶者,也不敢封井,朝里面投毒。自来水的普及,已经令人忘记了地方的起源。如今缺水,说到底,与人们遗忘了水源有关。自来水这种形式很难令人珍惜,打开就流出来,仿佛白得,也不知是哪里来的。从前去水井里打一桶水很不容易,人们永远战战兢兢,担心着另一个黎明走到井口的时候,里面没有水了。天地无德,人无可奈何,只有与天地合其德,德侔天地。“德,升也。”(《说文》)人对天地要有一种超越性的认识,一种升华。而这种升华不是自命高于大地,而是师法造化,合其德。道法自然,像造物主那样对待万事万物。有无相生,德,就是意识到无的在场。只有人意识能到无的在场,文明就是基于对无的明。 水井不仅仅事关生计。每一口井都是一个祭坛,石头打造的井圈高出地面,这种形式不仅仅是实用,更是一种升华。大地不再是黑暗无明的物质,而是庇护者,人也不再是无明的索取者,而是承恩者。这不仅是水源的获取,生命的获救,也是真理的敞开。水不再仅仅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人与它的关系通过井的矗立改变了,亲密了,成了“事天”“济人”的大事,这是圣水,恩泽。“仁者人也”。仁,人心也。人是大地的索取者,如果人只是索取,就与动物一样无明无心。索取,也使人立心,立了心,才会亲密、知恩,敬畏、感激,珍惜。没有这口井这里不会有家,不会有族,不会有城,不会有国。所以中国许多井要在旁边建一个小庙,里面供着龙王,水神。汲水这件事是一个神圣的仪式,当绳子吊着桶朝一个黑暗的深处垂下,人与大地会发生感应,对生命之液的感激、对天长地久的信任,对天不弃我的庆幸,对不可知的敬畏……天长日久,绳子在井圈上磨出年轮,每口井都像一位不死的祖母,日日夜夜守护着故乡。 没有比一口井更朴素的了。看哪,这井,被大地之源洗得那么白,那么旧,那么纯洁!在扬州的深巷里,即将废弃,就像那些古老教堂里被遗忘的一部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