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收听由蓬莱阁出品的长篇仙幻小说《八仙秘辛》,作者秋水长弓,整理猫猫,主播蜗牛,后期制作流仙子。
第十回 吕洞宾脱胎换骨,黄粱枕别有洞天
吕洞宾大难不死,反而因祸得福,他在昏迷期间,得到师父钟离道人大量神气伐毛洗髓,加上原来那大半块千年何首乌的大补,身体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杂质淬除,精华凝聚,顽石变美玉,生铁变坚钢。这还不算事儿,钟离道人又用以前从山中采来的名贵中草药,熬制成汤,要吕洞宾每天坚持药浴,一连半个月。除此之外,还悄悄把剩下的小半块何首乌切成小片掺到饭菜里,使他不知不觉吃下。最出格的是,竟然把那只鬼脸山魈的脑子也做成面汤——当然关于这个是多日后他忍不住得意,才告诉的吕洞宾。
吕洞宾想到猪脑子白花花的样子,忍不住就要吐,可是干呕就是吐不出来,好几天吃不下饭去。
他得到这样变态的炮制和滋补,身体想不生猛都不行。首先表现在肌肉骨骼得到强化,浑身充满了力气,仿佛拽着头发就能把自己提起来一般。另外,动作敏捷,身轻如燕,上下攀崖不费吹灰之力。想当初看到师父快如飞鸟,艳羡不已,照这种情形发展下去,自己肯定也能做得到。还有,他的眼神变得十分敏锐,数丈外可以看清苍蝇全身。精神十足,几乎不知疲倦,对周围的动静特别敏感,小小虫子的爬行都能感觉得到,整个人简直重生一般。而且他还继续不间断进入道藏阆苑学习,丰富各种知识,同时学以致用。不到一年,就感到下丹田有了气感,这是修道入门的标志,筑基的第一步。只有产生气感,才可能修出气来。
吕洞宾内丹修成气感之后,很是高兴了一阵日子,但后来近一年过去了,却再难有什么进展,不禁着急。
钟离道人笑骂他,“你小子还不知足,老子当年光这一步就用了三年,你这已经是空前了。你不要总是闷在洞里,可以多在山间走走,不一定就触发什么灵机,获得感悟。”
吕洞宾听从师父所言,开始经常在华山诸峰行走,并不时独自下山到三十里外的华阴镇置办生活用品。
钟离道人看到他的进步,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除了指点他练剑外,也开始传授给他一些小法术,之所以是小法术,是因为他的修为终究太浅,持咒功力、契合神场无法达到要求。尽管是一些小法术,也要一遍一遍地炼,有的炼了几万几十万遍都不一定成功。
说起来这样的生活枯燥无比,让一个年轻人成年累日这样,实在受不了。吕洞宾却过得十分充实,那道藏阆苑简直就是一座知识宝库,钟离道人畏之如蛇蝎,他却喜欢得很,把进入其中浏览当成一种享受。何况,闲暇之时,听听师父吹牛皮、侃大山也不失为一种享受。
钟离道人说他最早生活在战国时期,吕洞宾一听就张嘴作呕,半点儿不信。
老道却并不争辩,有滋有味儿讲起那些峥嵘岁月来。一件件公案被他说得头头是道儿,而且这些都能同道藏阆苑书籍中的记载相吻合,令人不得不信。
不过吕洞宾尽管心中信了八分,嘴上却是不肯承认的,硬说是钟离道人吹牛,钟离道人说他不过,只气得吹胡子瞪眼,威胁说,小子你等着,非让你心服口服不可。
吕洞宾一笑而已,并没有当回事儿。不想这天夜里,一进入黄粱梦枕,再不是原来道藏阆苑,而是一座茅屋,里面坐着两个人正在读书。自己在二人面前出现,二人却理也不理。几次试探以后,才发现自己对那二人来说如同虚空一般,根本觉察不到,不禁暗暗赞叹黄粱梦枕的妙处。
接下来二人的吃穿住行做,全在他的观察之下,他无时无刻都可看到二人的行为,听到二人的话语。而且还可以分身,对每一个人单处的时候也能观察到。
尤其奇妙的是,自己所看到的、听到的并非把二人每天的吃喝拉撒睡等琐事一股脑显现,而是别有选择,尽呈现有价值的场景。
通过二人对话,他很快就知道了二人的姓名,一位叫孙膑,一位叫庞涓,拜在云梦山鬼谷子门下,修习兵家之学。
鬼谷子其人,吕洞宾知道,号称万圣先师,是个百事通的家伙,什么日星象纬、六韬三略、地理形势、出词吐辩、修真养性,没有不精通的。孙膑、庞涓跟他学习兵法。而且,孙庞斗智的故事他也知道,如今重回当年的实景,着实令人新奇。
很快,钟离道人就出现场景之中,原来他竟然是鬼谷子的老朋友。他同鬼谷子有一段对话,两人讨论起孙膑、庞涓的未来。鬼谷子说二人都是天资聪明,智虑过人,将来必成一番事业。
钟离道人笑他孩子自家好,说这二人都不是省油的灯,将来有他好受。
鬼谷子因此占了一卦,脸色很难看,当下就唤了孙膑、庞涓前来,让二人结为异性兄弟,并燃香而誓:不愿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严肃警告二人,将来必须互相提携,不可倾轧,违了此誓,必受天谴。
二人听了,信誓旦旦。
钟离道人等二人离去,对鬼谷子说,“这二人八字相冲,而且是死冲,将来肯定无法正常相处,必有一番龙争虎斗,恐怕两败俱伤。”
鬼谷子道,“这二人都是我得意弟子,我会想尽办法让二人相安无事。”
钟离道人不以为然,说走着瞧吧。
三年后,庞涓首先下山,遵从师父的指引,前往魏国发展。
第四年,孙膑也要辞师下山。临行,鬼谷子嘱他发迹之地在齐国,让他直接过去。
孙膑听从师父嘱咐,直奔齐国而去,想不到半路遇上庞涓派出的使者,力邀他到魏国一叙。孙膑与庞涓同窗三载,情同手足,见同学如此热情,浑忘了师父的嘱咐,即刻转道去了魏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