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诗人专辑•第六辑
蒲柏(伯)︱隐居颂
他是那样欢乐欣喜,
只企求数公顷祖传土地。
他心满意足地呼吸故乡的空气,
——在他自己拥有的田园里。
牲畜供他牛奶,土地赐他面包,
羊群呵给了他衣袍。
树木在夏天送来荫凉,
到冬日又使他不愁柴草。
他是如此幸福满足,
超然地任光阴悄悄流淌。
心平气和,体格健壮,
宁静地度过白昼时光。
夜晚他睡得烂熟,
因为他劳逸兼顾不忘闲游。
他那令人喜爱的单纯质朴,
溶合在沉思默想的时候。
我愿活着无人见无人晓,
我愿死时亦无人哀悼。
让我从这世界悄悄溜走,
连顽石也不知我在何处躺倒。
(黄源深 译)
..................................................................................
作者简介
亚历山大•蒲柏(Alexander Pope,1688年5月21日 - 1744年5月30日)是18世纪英国最伟大的诗人。蒲柏出生于一个罗马天主教家庭,由于当时英国法律规定学校要强制推行英国国教圣公会,因此他没有上过学,从小在家中自学,学习了拉丁文、希腊文、法文和意大利文的大量作品。他幼年时期患有结核性脊椎炎,造成驼背,身高没有超过1.37米。蒲柏从12岁即开始发表诗作,他的第一部重要作品是1711年他23岁时出版的诗体 《批评论》 ,其中许多名句已经成为英语成语。牛津语录词典中收录了212条蒲柏的作品精辟语录。如“只有少量知识是危险的”,“人皆有错,难能宽恕”,“正确的学习造就男子汉”等。
蒲柏是第一位受到欧洲大陆关注的英国诗人,他的著作把翻译成欧洲许多国家的文字。 他是启蒙运动时期古典主义的代表,他的作品可分为田园诗,讽刺诗和哲理诗及翻译作品四大类。
在英语诗歌史上,双韵体诗由乔叟最先启用,后经斯宾塞,马洛等人发展,再由德莱顿弘扬,最后经蒲柏的完善扩充,形式更为整齐优美,节奏更跌宕变化。这种“英雄双韵体”在诗歌艺术中达到了神韵独步千古的境界,成为英国诗歌史上的最高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