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女诗人】金缕衣(杜秋娘)

【历代女诗人】金缕衣(杜秋娘)

2014-06-22    07'07''

主播: 一起讀詩

6065 47

介绍:
历代女诗人•唐朝 金缕衣︱杜秋娘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 作者简介 杜秋娘,原名杜丽,唐德宗贞元元年(791年)生于润州(今江苏镇江)。其母是南京的普通官妓,与姓杜的官员相好至孕,官员升迁却把情人抛弃。其母含愤生下孩子,无处托养,只好回南京妓院,把女儿带在身边。 公元806年,杜丽十五岁时,镇海节度使李锜以重金将她买入府中为歌舞妓。杜秋娘不满于只表演别人编好的节目,自己谱写了一曲《金缕衣》,声情并茂地唱给李锜听:“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此诗正合了李锜之意,当时就把她纳为侍妾,并为杜丽易名为杜秋娘。 唐德宗驾崩,李诵继位为顺宗,在位仅八个月就禅位给儿子李纯,是为唐宪宗。唐宪宗力图削平藩镇割据,先后平定了剑南西川、夏绥、浙西、淮西、淄青的叛乱,收回了江淮财赋,其他藩镇也相继降服朝廷。李锜不满,举兵反叛,在战乱中被杀,杜秋娘入宫为奴,仍旧当歌舞姬。 有一次杜秋娘为宪宗表演了“金缕衣”,宪宗被深深地感染,两人马上陷入爱河,杜秋娘被封为秋妃。 杜秋娘不仅是宪宗的爱妃,还是他的机要秘书,杜秋娘以女人的柔情和宽容弥补了宪宗年轻气盛、性情浮躁的缺点,宪宗常常与她讨论治国大事,二人过了十几年同心协力的日子。不料元和十五年,宪宗突然不明不白地死在宫中,有人传言是内侍弘志蓄意谋弑,但当时宦官专权,此事不了了之。 二十四岁的太子李恒嗣位为唐穆宗,杜秋娘则负责皇子李凑。李恒好色荒淫,沉迷于声色犬马,不满三十岁一命呜呼。十五的太子李湛继位为唐敬宗,他只知道打猎游玩,不理国事,不久又在宫中被刺身亡。这时,李凑已被封为漳王,所以其弟李昂继位,为唐文宗。杜秋娘眼见三位帝王连续暴死,必为宦官所弑。文宗大和元年(828年)发生宦官王守澄与宰相宋申锡派的矛盾。于是与宰相宋申锡密谋,决心除掉宦官王守澄,立李凑为帝。岂知宦官的耳目众多,计划被王守澄所知,结果是李凑贬为庶民,宋申锡则谪为江州司马,而杜秋娘也削籍为民,返回乡里,结束了她的“折花”岁月。 公元833年,杜牧在南京重逢杜秋娘,见其红颜老去,面容憔悴,遂写一首《杜秋娘》长诗,深表悲怜。公元835年冬,南京发生军变,全城遭殃,四十四岁的杜秋娘离家躲避,冻死在玄武湖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