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常常将「分享欲」作为是否被对方喜欢的评判依据。
后来发现,分享欲不一定是喜欢,而缺乏分享欲不一定就是不喜欢。
图片
上周,朋友深夜给我打来电话,怒气冲冲抱怨男友的沉默寡言。
女孩是活泼开朗的性格,时常活跃于各个微信群,跟朋友都能绕着烤焦的面包、坐过站的地铁诉说个不停,更不用说男朋友了。
对她而言,分享欲就是最高级的浪漫。
图片
相比之下,她的男友更多是扮演一个倾听的角色。
虽然话少,但是从表情中就能感受到他的专注,认真倾听,认真点头,认真给她递纸巾。
开启异地恋之后,朋友便开始思考「他真的喜欢我吗」。
她说,大幅的聊天文字只能换来他的寥寥几字,看起来一点儿都不走心;
她说,问他今晚吃啥,得到的回复简短得很,不是 " 面条 " 就是 " 盖饭 " ;
她说,永远都是自己在分享生活琐碎,对于他的生活,感受不到参与感。
此前触手可及的人如今在千里之外,原本的沉默寡言可以靠肉眼可见的专注弥补,现在看不见摸不着,相爱的频率便变得更加不对等起来。
图片
朋友看着简短的回复,会忍不住脑补出男友一脸不耐烦的表情,再联想到对方逐渐褪去的爱意。
很多人对一段感情的怀疑,是从相爱频率不对等开始的。
图片
听完朋友的吐槽,我回想起自己与男友相爱频率不对等的细节。
上个周末,我邀请男友一块儿去爬山,毕竟对于打工人而言,能够在忙碌中喘息的时刻也就只有周末,而户外活动能快速增进双方感情。
我在心里默默规划该带哪些装备,该戴哪顶帽子,该搭配哪双鞋子。
不料男友拒绝了我的邀请,这成为我开始怀疑他不在意我的导火索。
图片
「明明他有一个完整的周末,可却不愿意陪我爬山,大概率是不够喜欢我」,这个念头在我心里生根发芽。
整个周末,我都摆着臭脸,即使男友天天下厨做饭,我仍然不满意。
争吵过后我才知道,男友拒绝爬山的原因是怕我过于劳累,并非不爱。
前段时间工作压力大,我几乎每天都要加班,总抱怨没法慢慢悠悠吃一顿饭和睡满8小时。
所以男友在周末变着花样给我做好吃的,在家里陪我看剧。
我希望男友以一同外出爬山的方式爱我,男友则通过为我下厨的方式爱我。
这两种爱没有高低之分,只是频率不同罢了。
图片
通往爱的道路有很多,我们没法百分百用对方喜欢的方式来爱对方,但并不意味不够爱。
爱就是爱,形式只是点缀,如果过度纠结爱的方式,反而会逐渐脱离爱的圈子。
图片
如果没有那场争吵,如果我们彼此都在不愉悦的情绪中保持沉默,或许我根本发现不了男友的真心。
沉浸在某种情绪中,我只希望男友用我喜欢的方式来爱我,那些被我忽视的方式在我眼中往往演变成不爱的证据。
情侣之间的时差体现在方方面面,相爱频率不对等的背后,隐藏着表达爱的多样方式。
有人喜欢用分享欲来表达爱,会念叨天空中粉色云朵多可爱;
有人偏爱用 " 共同相处时刻 " 来表达爱,喜欢跟对方吹着晚风散步;
有人喜欢用送礼物来表达爱,会悄悄记下对方逛街时试了又试但不舍得买的包包。
图片
爱的表达方式有千万种,都是通往爱的道路。
我们需要做的是发现这些不对等的相爱频率,不要让爱在眼皮子底下悄悄溜走。
有的人爱有10分,只能表达出来1分;有的人爱只有1分,却能表达出来10分。
面对感情里的真真假假,不要慌张,毕竟我们都拥有看穿真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