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在微博上看到一句话: " 好的关系,是麻烦出来的。 "
当时,作为一个母胎单身25年的人,我并不理解这句话。
发给闺蜜,她却说: " 知道你为什么母胎了吧,界限感太强。 "
其实我明白,她口中的界限感,不过是说我不喜欢示弱,更不喜欢麻烦别人,以至于很难和别人建立亲密关系。
很多年以后我才知道, " 我麻烦你 " 这个行为存在的意义,很大程度上不在于 " 我 " ,而在于 " 你 " 。
不在于提要求的人,而在于被需要的人。
图片
母胎单身了25年的时候,终于觉得自己应该为谈恋爱做点什么。
于是,先是积极地找身边的朋友介绍相亲对象,还在常逛的论坛发了征友帖子。
因此认识了许多人,也的确有那么几个心动对象。
见的第一个男生是从事金融行业的,待人接物既礼貌又周到。
那天他说要来公司楼下接我,然后去吃饭。我急着回复他: " 别了别了,你过来太折腾,还是直接在餐厅见面吧。 "
图片
吃完饭他要送我回家,我依旧条件反射一样: " 别了,这么晚了,耽误你休息。 "
再后来,第二面,第三面我依旧很好地维持了自己作为母单的通病:太有界限感。
直到我俩的聊天记录定格在最后一次见面后的深夜,他和我说的一句 " 晚安 " 。
从此,断了联系。
第二个约会的心动男生是一个建筑设计师,面相随和又很风趣。
我俩第一次见面在商场里逛了很久,他很顺手地帮我拿着围巾提着东西,任我怎么拒绝都不行。
他工作很忙,好几次下班说要来找我,我仍然是那一套陈词: " 这么晚了,你过来太折腾。 "
后来,他也不提了。再往后,也彻底不再找我。
那时候,我真的不明白,明明开始时很好,可是结束时却是一样的潦草。
图片
其实,拒绝对方送我回家时,我并不是不愿意,而是真的怕麻烦他。
拒绝对方帮我拿东西,也是发自内心地觉得不该这么理所当然。
但我从没想过,感情里这些过分懂事的时刻,也是将对方越推越远的时刻。
有时候, " 懂事 " 这个词在情感关系里并不算褒义。
它只会让人突然感受到,原来自己不被需要。
图片
在经历过恋爱之后,我才意识到,那些亲密又稳固的关系,不止有时间的加持。
更重要的是,那些相处过程中一次又一次的彼此需要。
正是因为觉得你很重要,所以才想被你需要。
其实不止爱情,亲情更是如此。
之前听人讲过一个故事。
有个教授请自己的一大帮学生来家里吃饭,酒足饭饱之后,学生们都抢着帮教授收拾碗筷,
教授赶紧走进厨房制止大家: " 别着急,有专人洗。 "
他进卧室去叫自己80岁的老母亲: " 妈,该您洗碗了。 "
图片
只见原本还靠在床边打瞌睡的老人,一下精神地站起来,走进厨房把碗筷仔细洗好,分别收纳起来。
看着母亲洗完了,教授把她搀回房间。
随后,教授的举动让学生既惊讶又感动。
他再次走进厨房,把刚刚母亲洗过的碗筷拿出来又洗了一遍。
教授一边洗一边说: " 我妈她年纪大了,眼睛不好,碗筷已经洗不干净了。但你还是得让她洗,不然老人家会觉得自己没用了,心里难受。 "
故事里,对于母亲而言 " 洗碗 " 这件事的意义并不是洗碗本身,而是在洗碗过程中被孩子需要的那种满足。
突然觉得有点伤感,成年后的我们总是拼命在父母面前表现自己多么独立。
可是,父母的内心却害怕我们不再需要他们。
图片
之前在《雅俗共赏》里看过一段话:
" 柯达直到被破产的那一天,生产的胶卷质量都是极好的,只是世界不再需要它。 "
我想,在情感关系里,没由来的 " 不被需要 " 是比感受到 " 我不够好 " 更令人难过的事情。
因为这意味着,哪怕我自以为我多么优秀,在那个在乎的人那里我永远无法得到肯定。
图片
社会学里对 " 人 " 有一种解读:人是社会性动物,这意味着他们不仅需要自我肯定,也需要他人肯定。
我想,那些 " 被需要 " 的瞬间,正是能够获得肯定的瞬间吧。
这就像为什么人们都在说,撒娇女人最好命?
其实,不是因为她们撒起娇来多么多么性感可爱,而是在她撒娇的那无数个时刻,都能让对面的人感受到 " 原来她很需要我 " , " 原来我拥有别人无法比拟的价值 " 。
感情世界里, " 被需要 " 本身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它意味着,哪怕在所有人面前都无坚不摧的你,最需要的永远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