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象论坛第六届: 从身体到生命的转向(二)——中印古典文化生

龙象论坛第六届: 从身体到生命的转向(二)——中印古典文化生

2020-11-15    162'29''

主播: 缘起读书会

1253 24

介绍:
主题:从身体到生命的转向(二)——中印古典文化生命观之交流 形式:学者对话,线上直播 论坛嘉宾:王安林、徐达斯 、王伟(释然) 主持人:寇方墀 时间:2020年11月12日(周四)下午13:30——16:30 地点:北京社科书店(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中国社会科学院东门北行20米,建国门地铁A口出) 主要话题: 以“青春血”换“不老身”的“当代科技神话”体现了当代社会怎样的生命观? 从“数字永生”、“机体永生”谈关于永生的话题,“永生”是可能的吗?它是否会成为丛林争夺的筹码?是否会剥夺生命的价值与尊严? 上古印度韦陀文明的“永生”是指什么?中国儒、道、释三家所讲的“永生”是指什么? 什么是生命的真相?“二十五谛”还是“双螺旋”? 上古中印智慧中的“太极图”奥义 知与悟,哪一条是通向幸福的通途? 天人悬隔的西方理性、人神共存的印度哲学、以人合天的华夏道德,如何共舞? 人类的未来是否可期? 嘉宾简介: 王安林:哈佛大学东方文化科学研究会首席主讲师,哈佛大学安林太极武道协会首席主讲师;美国“安静之林”(Peaceful Forest) 中医健康中心创始人,美国麻州中医针灸协会受聘老师,美国麻州自然疗法执业医师;第二届世界武术锦标赛双料冠军,八次世界武术大会冠军。由武入医,由医入易,由易入道,倡导生命实修。“安林双螺旋生命场”自愈修习体系创始人。 徐达斯:北京三智书院世界文明硏究院执行院长,印度学学者。师从剑桥大学比较宗教系古道华先生。在东方学、考古学、神话学、中国文化史领域孜孜不倦研究二十余年,尤其对古印度文化和瑜伽哲学有独到而深入的见解。2016年与剑桥大学克莱尔学院硏究员伊萨马.泰奥多博士合作出版《 通解》。近五年来与牛津大学印度学研究中心肯尼斯·瓦尔培博士合作,在 国内各大院校讲学,致力于在中国传播真正的吠陀文化与吠檀多哲学。 王伟:号明惟,别号释然,语言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副研究员。2009-2010年度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中国先秦史学会国学双语研究会理事。“新老学”理念的提出者,“老子图书馆”核心团队成员;“爱道理学堂”创始人。“爱道理学堂”是一个学问公益传播和教育平台,倡导以“音声之道”传播中西印文化精粹,目前以普通话、汉语母语方言、英语每日“素读”一章《道德经》。 寇方墀:国际易学联合会学术部学术委员会委员、华夏⽂化促进会专家、中华书局经典教育研究中⼼研究员、中华女⼦学院女⼦国学教育与发展研究中⼼研究员。师从当代易学家余敦康先⽣,多年来致⼒于《周易》及⽼、庄哲学的研究及诠释,主要著作有《北大国学课精要—道家思想与领导智慧》、《全本周易导读本》、《全本周易精读本》、《全本周易诵读本》等。缘起印度哲学与文化读书会创始人之一。 缘起印度哲学与文化读书会简介: 当今,西学独步天下,东方的中国传统文化初显一阳来复之势,随着考古发掘和资料共享的方便,世界文化多元化的格局正在形成,汤一介先生曾预言一个伟大的人类文化第二次轴心时代即将到来。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提出了“轴心时代”的概念,认为人类文化乃多元并生,古希腊、古印度、中国均为原生文明的发祥地。作为一群读书人,我们对中西文化已稍有学习与了解,但对非常古老的具有原生文化特质的古印度文化却所知甚少,可以说几近于零,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而事实上,自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并形成独具一格的中国佛教,至今与儒道一起已成为中国文化形态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古印度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不可谓不深。鉴于上述原因,缘起印度哲学与文化读书会肩负使命,应运而生。 【读书宗旨及规划】对古印度河哲学与文化有一个概括而系统的了解;对古印度河文化的起源发展及迁流转变的脉络有所把握;对于古印度文化的内在特质及日常宗教生活、生产生存状态有所了解;对于印度宗教文化的发生发展有大概的了解;对于古印度原始佛教的发生及发展作大体的了解;对于印度佛教传⼊中国后的宗派发展情况及思想特点进行学习研究,以上以了解脉络梗概,把握核心精神为主。对于佛学经论部分将选择重要典籍以精读的方式进行研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