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 魏风伐檀

诗经 魏风伐檀

2018-09-24    01'51''

主播: 蝉栖月影

169 3

介绍:
国风•魏风•伐檀] 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yī。不稼jià不穑sè,胡取禾三百廛chán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xuán貆huán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伐辐兮,寘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伐轮兮,寘之河之漘chún兮。河水清且沦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qūn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sūn兮! “坎坎,用力之声。”—【宋】朱熹《诗集传》 【大白话】 坎坎,是指用力伐木的声音。 “三十辐共一毂。”—《老子》 【大白话】 古时一只车轮由三十根车辐构成。 “伐檀宜为车,今河非用车之处。”—【宋】苏辙 【大白话】 砍伐檀木的目的是为了制作车轮,马车在陆地上行驶,而如今诗中描写在河水之边,并非行车之地。 “伐木置河间,以喻有才无用。”—【清】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 【大白话】 诗人开篇就讲了伐木做车轮但却劳无所用的故事,其实是有所隐喻的,他用这个比喻来说明自己就像这样一位徒劳的伐木匠人那样,虽然有一身的才能,费力用心,却最终无所用处,白费功夫。 “风行水成文曰涟。”—【汉】毛亨《毛诗》 【大白话】 风吹拂水面产生的波纹称之为“涟”。 “小风水成文,转如轮也。”—【汉】毛亨《毛诗》 【大白话】 沦,意味微小的风吹拂水面所产生的旋转波纹。 “诗义盖以河水之清喻君子之廉洁。”—【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 【大白话】 诗人想透过这样一幅清澈纯净的河水画面来隐喻自己是一名清廉纯洁的高尚君子。 “是谓在位贪鄙,无功而受禄也。”—【汉】郑玄《毛诗郑笺》 【大白话】 诗人在借用激烈的反问严厉斥责那些在位的贵族们,贪得无厌,无功受禄。 “能治人这食于人,治于人者食于田。今贤者隐退伐木,小人在位食禄,悬珍奇,积百谷,并包有土,泽不加百姓。”—《鲁诗》 【大白话】 当时魏国的管理者们非常无能,自己什么都不做,却还税收如此之重,家中悬挂着各种猎物,粮仓里存放着丰富粮食,还占有着大量的土地和资源,却丝毫没有统治之道和治理之功,百姓没有从他们这里得到任何的润泽和好处。 “伤君子不见用于时,而又耻受无功禄也。”—【清】方玉润《诗经原始》 【大白话】 《伐檀》这首诗歌,不单单是在斥责讽刺贵族统治者们不劳而获,无功受禄,更是通过一前一后对比的描写,诗人表达出了自己高尚的操守理念:君子不吃白食。只是可惜像诗人这样一位高尚君子却在那个时代不被统治者所用,令人惋惜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