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勘助巜银汤匙》

中勘助巜银汤匙》

2021-11-23    16'13''

主播: 知足常乐😽😆🎥

46 1

介绍:
“如果我注定要做你的妈妈,我就会尽力去做好。” 这是电影《阿甘正传》中,阿甘的妈妈对他说的一句话。 面对一个智力低下的孩子,纵然受尽了冷眼与嘲笑,但他的妈妈从没有放弃他,带他读书学习,她鼓励阿甘去过正常人的生活。她无条件地接纳爱孩子的一切。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自己的孩子跟其他小朋友不一样,你会怎么做? 《银汤匙》这本书就讲述了这样一个孩子,身体孱弱,胆小、敏感,常常反应迟钝,拒绝与人交流。但他在爱的滋养下茁壮成长,慢慢长成一个更好的人,从而活出了自己独具魅力的真实人生。 本书的作者是中勘助,日本经典文学作家,《银汤匙》是中勘助的代表作,也是他自己的真实故事。 今天,兹心带领大家走进中勘助的少年时代,去理解那个“不一样”的孩子,感受他的喜怒哀乐,让我们一起读懂孩子的心。 01 你的到来,是生命的馈赠 自孩子呱呱坠地那一刻起,父母与子女之间便注定了一生的牵绊。这是生命中最深的缘分,也是生命中最美的馈赠。 书中写道,作者一生下来就身体孱弱,出生不久又从头到脚长满肿疱,像个松果般的丑八怪。年幼的他全身搔痒到无法入睡,母亲和阿姨就轮流用装着红豆的米糠袋“咚咚咚”地敲打他身上的肿疱,他才舒服些得以入睡。 等作者再长大一些,身体还是很羸弱,几乎一整年都趴在阿姨的背上。直到五岁左右,他还很少有机会站在地上。尽管如此,阿姨毫无怨言,全心全意的照顾着他。 兹心觉得,每个孩子都是生命的礼物,即使他们并不完美,却是独一无二的。阿姨如同母亲一样,深爱着自己的孩子。这一份全然的接纳和毫无保留的爱,让孩子有勇气去探索那个未知的世界,有能力去寻找爱。 钱钟书与杨绛的独生之女钱瑗。在她刚出生时,有人嫌她不太漂亮,可父亲钱钟书却像捧着宝儿似的,逢人炫耀:“这是我的女儿,我喜欢的。” 长大后,钱瑗的身体一直虚弱,身边的亲朋好友都劝说他们再生一个。 可钱钟书却不同意。他认真地对杨绛说,如果再生一个,万一比阿瑗好,更讨人喜欢,这对阿瑗不公平。 父母恩爱,并给女儿一心一意的爱,这是钱瑗一生幸福的底气。作为一个生活在爱里的孩子,钱瑗很早就明白爱,主动去感受爱,也愿意付出自己的爱。 正如李玫瑾教授说过:“对孩子而言,好的家庭教育不仅是物质抚育,更重要的是心理抚育。” 兹心认为,父母与子女之间有着天然血缘的联结,这种与生俱来的联结让父母本能地选择接纳孩子。哪怕孩子先天有缺陷,不是那么完美,也阻断不了父母对孩子的爱。这份无私无求的爱,是孩子成长途中不或缺的养料。 02 爱和耐心,是最好的教育 如今,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很“舍得”投入,比如:名师辅导、学区房、兴趣班等。然而,这些用金钱堆砌出来的,算是最好的教育吗? 其实不然,爱是教育的前提。 阿姨为了让作者融入周围的生活,拼命为他找玩伴,拜托其他小朋友跟他一起玩。在家里一遍又一遍地教中勘助唱歌。终于,中勘助第一次和别人牵了手、唱起了歌,一起做游戏。并且交到了人生中第一个朋友阿国。 中勘助并不爱吃东西,并且挑食。为了让他开心地吃东西,阿姨总是绞尽脑汁讲各种好玩的故事。 阿姨用她的耐心和爱,潜移默化中教会作者很多东西,比如交朋友 、不再挑食。而中勘助也在阿姨发自内心的爱的滋养之下,一日日长大,变成一个更好的人。 兹心觉得,教育孩子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让生命之花绽放,就必须用爱心和耐心浇灌。静待花开,才是为人父母应该有的姿态。 作家张文亮写过一个故事,叫“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有一天,上帝让我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蜗牛走得太慢了,用尽全力才爬一点点。我开始着急,焦虑,各种抱怨。 直到有一天,我闻到了花香,听到了鸟叫,发现了自己以前从未注意过的景色,才明白上帝的真正用意。 养育孩子,就像牵着一只蜗牛在散步。与其跟它较劲,拖着它往前走,不如尊重孩子的本能与天性,耐心等待,这也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成长支持。 兹心认为,再高级的教育也比不过父母对孩子的耐心。在养育的道路上,我们缺少的不是引领,而是和孩子并肩同行。尊重孩子的生命节奏,允许孩子慢慢来。父母要做的,就是有耐心,等待孩子成长。 03 好的老师,走进孩子的内心 知乎上有个问题:遇到一个好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体验? 底下的一个回答是“努力学习,改变自己”。 遇到一位好老师,是孩子的运气。好的老师,犹如一束光,照亮了孩子前行的路。 学校里唯一让作者开心的是班主任中泽先生,中勘助很喜欢他,因为他是一个好人,为人温和,无论自己缺课多少次,中泽老师都不曾抱怨。看到自己做出来的事很糟糕,也只是鼓励安慰,一笑置之。 中泽老师对学生十分宽容,也总是不厌其烦地引导学生。有一次,在课堂上朗读课文,中勘助一个字也念不出来,中泽老师只好一个字一个字地教他读。他教会中勘助做一个积极乐观的孩子,也带给了他不断前行的力量。 正因为老师的理解与引导,让中勘助这个性格内向、孤僻的孩子,在学校里能有安身之地。 兹心觉得,孩子的成长除了家庭的努力,也离不开学校老师。真正好的老师能走进孩子的内心,用智慧启迪孩子的心灵,让他们终生受益。 爱尔兰诗人叶芝说过:“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的确,好的老师对孩子负责,用爱点燃孩子的“生命之火”,激发出他积极的内在动力,从而活出绽放的自己。 日本电影《垫底辣妹》里面,高二女生沙耶加是年级倒数第一的垫底学生,她只有小学四年级的知识水平。 但是,遇到坪田老师之后,在他无微不至的鼓励和教导之下,沙耶加从原来成绩倒数第一,成功考上心仪的大学。 兹心觉得,每一个孩子,都有其独特性。好的老师能尊重孩子的天性,发现他的优良品质,选择适合孩子的方式去引导他。懂得接纳、尊重、欣赏孩子的老师,是孩子人生里的一束光,温润了每一颗幼小的心灵。 04 生活的真相,是喜忧参半 一个孩子的成长,除了给他足够的爱和温暖,还要让他真实地经历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这也是成长的一部分。 上学的时候,作者的学习成绩很差,但他却执着地认为自己是第一名。因为老师和家人的宽容,让作者活在自己一厢情愿的谎言里,自我感觉良好。 直到有一天,朋友阿蕙轻蔑地说:“我不想和最后一名的家伙一起玩”,当时中勘助感到非常沮丧,羞愧得无地自容,但也因此激发了他学习的动力。 从此,中勘助不再缺课,努力克服学习上的困难。终于,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作者从倒数第一名逆袭至第二名。 从那以后,中勘助的世界开始变得明亮,身体变好了,和阿蕙的友谊也修复了,甚至敢站出来保护弱小的同学,整个人变得更自信了。 有人说,所有无论好坏的经历,都能教会你什么。确实,勇敢直面生活中的挑战和考验,这是生活要教会你成长,而你必须经历这其中的痛苦。 兹心觉得,生活不总是爱和温暖,它也有冰冷的一面。父母懂得适时放手,让孩子去面对、承担。离开了父母的庇护,孩子才能感受到自己的力量,去追寻和展开自己的人生。 兹心想起甘地夫人的一个故事,在她儿子拉吉夫12岁的时候,生了一场病,需要做手术。面对年幼的孩子,医生建议用欺骗的方式告诉拉吉夫手术无需害怕,一点也不痛。 但是甘地夫人并不认可这种方式,她认为,孩子应该被告知真相。 因此面对术后的恢复疼痛,拉吉夫从未叫苦,反而出乎意料的镇定和勇敢。 有位哲学家说过:“磨难,苦难,挣扎,这是成长的过程。” 在兹心看来,生活并不总是一帆风顺,不可避免会搁浅或触礁。与其让孩子活在爱的谎言里,不如直接让孩子接受生活的真相,陪着他们一起去面对和接纳。孩子一定会在挑战中不断超越自我,收获内心的勇敢和人生的自信。 05 电影《地球上的星星》里有一句台词:“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总有一天,他们会走出自己的路。” 深以为然。 花开有时,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自己的花期。我们要做的是欣然接受他本来的样子,用爱和包容去鼓励孩子成长。好的教育,从接纳孩子开始。 愿每位父母都能有包容接纳的心,给予孩子力量,让他拥有自信,扬起人生的船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