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阿荣博《生命这出戏》

希阿荣博《生命这出戏》

2021-12-21    17'04''

主播: 知足常乐😽😆🎥

45 1

介绍:
“生命这出戏,没有重来一次的机会,因而要珍惜与他人、与其他生命之间的种种缘起。而我们要如何演好自己的戏,又不妨碍他人演戏?”这是希阿荣博在《生命这出戏》中提出的一个问题。生命可贵,我们每个人只活一次,我们也都希望自己活在快乐中。可现实是,生活中遇到的人和事常常让我们感到痛苦。那我们如何才能获得快乐,让这无法重来的一生更有价值和意义呢?希阿荣博是当今具有影响力的精神导师之一。幼年即跟随家乡寺院的高僧大德修学佛法,二十一岁进入喇荣五明佛学院,二十四岁获得堪布学位。他认为:佛法,是与我们当下的身心活动紧密联结的,也是为了解决现实人生中遇到的问题的。他在书中讨论了人生问题和生活中寻常的事物,引导我们如何锤炼一颗离苦得乐,随缘自在的心。就像读者说的:“娓娓道来的深入浅出的道理,饱含着慈悲和智慧,洗涤着人们的心灵。在纷繁复杂的社会,让我们发现怎样才能使生命真正有意义。”今天,让我们在人心浮躁、欲望膨胀的社会里,跟随希阿荣博学习一种快乐生活的思考和行为方式,发现内心的善良与慈悲,做到从容把握和过好当下的人生。01幸福不在外界物质,而在丰盈的内心生活中,很多人一味追求物质享受,结果是,由物质带来的幸福感往往随着时间推移而渐渐消失,或者我们因为更大的物质欲望暂时得不到满足而感到痛苦。希阿荣博告诉我们:过分追逐名利,并不能带来长久的快乐。真正的快乐,是无关乎物质的,而是来自于自己的内心。兹心觉得,对物质的贪婪是无止境的,太过于沉迷,反而会变得越来越焦虑。真正的幸福,不是物质的堆砌,而是追逐精神领域的满足,找到内心的爱、自由与平和。就像《瓦尔登湖》的作者梭罗,他曾经做过老师,做过记者,甚至还做过生意,虽然名利双收,但这些物质满足反而让他变得浮躁。于是,他选择离开嘈杂的城市,一个人在瓦尔登湖边住了两年。在这里,他亲手搭建小木屋,开垦荒地,春种秋收;他与湖水森林对话,在船上吹笛,在湖边垂钓;他每天看日出日落,看两只蚂蚁争斗。甚至发出一声感叹“谁都没有自由欣赏辽阔地平线的人幸福”。希阿荣博还告诉我们:大多数人大多数时间都不得不为生存奔忙,如果有可能的话,周末让自己不再围着衣食旋转吧,让身心在一本书、一段静坐、与友人的交谈、春寒里的散步中逗留,安静下来去了解自己或另一个人的思想和心灵。兹心觉得,我们为了物质生活的富裕而奔波忙碌,让自己处于精神紧绷的状态,无法体味生命的美好。那些回归生命本质,注重内在丰盈的人,才能获得稳固而长久的幸福。多关注自己的精神世界,学会滋养自己的内心,学会利用闲暇时间享受生活,才是生命价值和意义所在。02消除内心执念,才能万般自在希阿荣博告诉我们:正因为我们对自己过往的经历遭遇太在意了,才更容易产生悲观厌世的情绪。兹心觉得,生活里有很多求而不得的遗憾,对遗憾耿耿于怀,只能让自己郁郁寡欢。就像电视剧《您好!母亲大人》中的丁碧云,她当初一意孤行嫁给丈夫付强,得知对方在婚后出轨,一气之下,两人离了婚,丁碧云独自带着孩子生活。因为对前夫怀恨在心,丁碧云与前夫划清界限,甚至不允许前夫看望孩子。她一个人带孩子,生活非常辛苦,加上常年心情压抑,最后患上了乳腺癌,离开了人世。生活中很多人都像丁碧云,对过往的伤害,迟迟不肯忘记和放下,活在仇恨的执念里,最终伤了自己。兹心觉得,和自己较劲,最终伤害的、折磨的是自己。不过分地执着,懂得适时放手,内心才不会痛苦。看到一个故事。一个年轻人放不下一些事,放不下一些人,觉得很痛苦,找到禅师,希望禅师帮助自己从痛苦中解脱出来。禅师不语,转身拿起一个茶杯,放在了年轻人的手中。年轻人不解,还是顺势拿起了茶杯。禅师不停地往茶杯中倒热水,直到水溢了出来,年轻人被烫到,赶紧松开了手。这时禅师笑着说道:“你看,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是放不下的,痛了,你自然就会放下。”生活中,我们对得不到的人、做不到的事都耿耿于怀,仿佛只有得到了、做成了,那些经历和付出才有意义。但就像希阿荣博告诉我们的:执著使我们以笨拙的方式表达着对人与事的珍惜,因为害怕失去,所以我们拼命想抓住,越是想抓住,越抓不住,就会产生痛苦。其实,生活里很多事情都不可强求。走不通的路,绕个道;得不到的人,放一边;做不到的事,就不做。佛曰:执着于一念,将困于一念,一念放下,万般自在。放下执念,笑看人生得失,内心才能平静安宁、恬淡自在。03学会宽恕他人,才能得到愉悦生活中,在很多人看来,别人说了不好听的话、做了不友好的事,仿佛只有还击回去,自己心里才能感到舒服些。比如,在公共汽车上被人踩了一脚,有的人气势汹汹,咒骂对方,这样只会让自己沉浸在怨恨中。而有的人会心平气和地说没关系,放过了别人,也把自己从痛苦中解脱了出来。在希阿荣博看来,每个人都渴望幸福,都希望被人友好对待。从这点出发,与人交往少些冷漠和对峙,多些理解和宽容,才能友好相处。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天,一位法师和弟子正要开门出去,突然闯进来一位身材魁梧的大汉,狠狠地撞在了法师身上,撞碎了他的眼镜,还将他的眼眶撞青了。这位大汉并没有羞愧之色,还理直气壮地说:“谁叫你戴眼镜的?”徒弟忍不住了,想冲大汉发脾气,却被法师拦住。徒弟忍不住问法师“为何不生气呢?”只见法师笑了笑,平静地说道:“为何一定要生气呢?生气既不能使眼镜复原,又不会让脸上的淤青消失。生气也不能解决事情,如果对方对你破口大骂或者打斗,只能扩大事端。”说完,法师和弟子就离开了。过了很久,法师收到一大袋银子,是大汉寄来的。原来,大汉用敌对眼光看世界,经常与人发生口角。经历这件事后,大汉在生活中遇到被人恶意对待时,就想起法师说的话,都笑着原谅,再也没有给自己惹来祸患。为了表示感谢,才特意给法师寄去银子。希阿荣博告诉我们:我们怀着一颗宽容之心,不仅能更好地处理问题,还能和别人和谐愉快地相处,也能换来别人的宽容对待。兹心觉得,原谅别人,自己首先会感到舒服。从这个角度来看,善待他人,也就是善待自己。《道德经》中讲:“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学会将心比心,站在他人角度考虑问题,多些包容和谅解,才能在生命中收获更多温柔和友善。04不必太在意一时得失,生活的路才能越走越宽希阿荣博告诉我们:很多时候,麻烦、担忧、焦虑的产生,是因为我们的心太小,在闭塞、狭隘的心胸和眼界的“加持”下,也会变成无法承受的大困境。兹心觉得,稍微遇到一点挫折或是感觉吃了一点亏,就开始沮丧懊恼,这就是目光短浅的表现,心越来越枯涩,生活的路也会越走越窄。而心怀大格局的人,不会被眼前的问题所困扰。当一个人不计较眼前的得失,才能集中精力继续赶路,才能成就大业。前段时间,樊振东第一次获得世乒赛冠军,这个冠军来之不易,源自他在面对暂时挫折时的乐观心态。2017年,在第三次世乒赛场上,这是他离冠军最近的一次,他奋力拼搏,还是输给了马龙,在采访后很沮丧。2019年,本以为能在赛场重新找回自信。可是,在第四次世乒赛场上,因为急于求成,心态不是很好,止步16强。至此,整个比赛生涯达到谷底,内心的煎熬和挫败可想而知。然而,值得庆幸的是,他没有一蹶不振,而是从技术、勇气到心态全面得到锤炼。终于在两年后,从谷底回到巅峰,实现了人生的逆袭,也成为国乒领军人物。希阿荣博告诉我们:世间人事都在因缘聚散无常变化中,顺逆、荣辱皆不会长久,所以我们不必太在意一时的得失。兹心觉得,聪明的人,学会用因果关系去看待问题。得到的也不必高兴,失去的也不必懊悔。暂时失去,未来可能会得到;在这方面失去,也可能在其他方面会得到。当我们面临生活的不幸和变故,保持内心的平衡和平静,想办法赢得转机,才是人生的大智慧。当一个人不再执拗于眼前的得失,而是把眼光放长远,人生的幸福感、满足感就会提升,生活的路才能越走越宽。05兹心觉得,人生就是一个不断修炼自己内心的过程。同样的世界,看到的是糟糕、痛苦,还是温柔、美好,完全取决于我们内心的感受。就像希阿荣博在书中告诉我们的:“一颗受过训练的心,才更容易感受到安乐”。当我们不再轻易陷入憎恶、愤怒、失望等狭隘极端的情绪中,当我们学会用理解、宽容、悲悯的视角看待世界,世界就友好多了。时光不会倒流,人生无法重来,放下那些遗憾和执念,学会用宽容和原谅的心态对待周围的人和事。珍惜人与人之间的缘分,珍惜此时此刻的美好,人生不必纠结,想开就是晴天。余生,做个温柔、友善、阳光的人,照亮自己,也温暖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