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像无聊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吗?在现代社会,我们仿佛并没有多少机会去感受无聊。每日被工作、应酬填满,就连闲暇时光,也离不开手机的陪伴。当代作家李娟所著的散文集《遥远的向日葵地》,为我们展现了这样一个地方:那里没有手机,没有电视,没有繁华的街道和热闹的人群。呈现在你面前的,只有广袤无垠的荒野。那种极致的无聊和孤独,很少有人能面对。这就是阿勒泰戈壁草原的乌伦古河南岸,遥远得仿佛世界尽头。有一天,一对夫妻,加上老奶奶,还带着一群鸡鸭狗兔,浩浩荡荡的来到这里,为寂静的荒野带来一抹生机。出生在新疆的四川姑娘李娟,在新疆最北端的阿勒泰度过了一大段童年。讫今为止,李娟已经出版了十多本散文集,获奖无数。她文笔清新,充满灵性,被读者誉为“阿勒泰的精灵”。常年生活在寂静的荒野,李娟的内心却并不荒凉。相反,她的文字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渗透着她随遇而安的豁达气质。在李娟的笔下,没有一种生活是不值得书写的。她用最干净剔透的文字,记录了父母在荒野种植向日葵的经历。下面,就让我们跟随李娟的家人们一起走进荒野,走进那片向日葵地,感受这个世界最大的安静。01生活就是绝望与希望的交织古老的乌伦河,是流经阿尔泰山南麓戈壁荒漠的唯一河流。乌伦古河南岸的高地上,有着上万亩耕地。在这块地的最边缘,是李娟妈妈种植的近百亩葵花地。在贫瘠干旱的戈壁,种地就是一场赌博。种葵花的第一年便遭遇大旱,所有农民都损失惨重。但绝望中往往孕育着奇迹,总有那些熬过了大旱和病虫害的葵花,顽强地活了下来,李娟家总算没有赔本。第二年的旱情更甚,加上遭遇黄羊的啃食,九十亩地被啃得干干净净。他们不得不放弃这块地,撤退到北方的水库边去。第三年,他们终于等来盼望已久的丰收。然而,李娟的继父却在卖完最后一批葵花籽后,突发脑溢血,中风瘫痪。从此,李娟家再也没有种地。人生就是这样,没有永远的一帆风顺。终日劳作,往往并不能换来期望中的收获。不是所有的努力抗争,都能得到胜利。就算熬过眼下的苦,也不知道下次会不会遭遇更大的考验。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就描写了这样一个故事。老渔夫圣地亚哥已经连续84天没有打到一条鱼了,当他好不容易钓到一条比小船还长的罕见大鱼之后,却被鱼拖着船一直前行。经过两天两夜的缠斗,精疲力竭的他终于捕获了大鱼。如果可以完整地把鱼弄到市场上去卖,他会发一笔小财。不幸的是,在返航途中,老人又遭遇了鲨鱼的袭击。杀死了几条鲨鱼之后,他甚至累到吐血,最后也只带回了大鱼的骨架,和耗尽了精力的身体。纵然历经生死,终究一无所得。可生活还得要继续。支撑一个人走下的,是永不认输的乐观精神。老人的希望和信心从未消失,他带回的鱼骨已见证了自己所经历的一切。他准备再次出海,向命运发起挑战。正如李娟所说:所谓“希望”,就是付出努力有可能比完全放弃强一点点。我们没办法决定将要发生什么,但是能把握自己的心态,这就是人的自由。兹心认为,成功就是摔一百次跤,第一百零一次站起来。当天空黑暗到一定程度,星辰就会熠熠生辉。在与命运抗衡的过程中,在承受了现实一次次地暴击之后,或许,希望的灯火就会出现在黑暗的尽头。02活着的意义源于热爱在李娟的书中,我们能感受到她字里行间传达出来的豁达和通透。而李娟的妈妈,正是这样的人。在荒凉的戈壁,将日子过得风风火火。她在葵花地里终日劳作,锄草、灌溉、施肥,身上不着寸缕,与大地肝胆相照。一切身外之物,对她来说都是累赘。她家的成员极多,除了鸡、鸭、兔、猫,还有两只神气活现的狗。她曾经养了三十多只鸭子,只为亲手做一件羽绒服;也曾为家里的每一只鸡都做了一身花衣服,只因为怜悯它们被冻伤的身体。就连做一个稻草人,她也要将之打扮得美美的。她惦记着家里的每一位成员,为他们操碎了心。他们互相依靠,互相陪伴。葵花地周围是荒凉的戈壁,但这片土地上的生命依然热烈地生活着。动物们蛮横而响亮的生命力,在寂静的荒野中给予了她们无比的欢欣振奋。那条狭窄的水渠周围所聚拢的生机,丝毫不输于湖泊海洋的盛景。生活虽然艰苦,但她的内心是丰沛的。她热爱这个赖以生存的世界,用贯通终生的耐心与希望,将荒野生活填得满满当当。这让兹心想起一个故事。二战之后,德国到处都是一片废墟。美国社会学家波普诺到实地察看。在看了许多户住在地下室的德国居民之后,波普诺认为,这个民族一定能够振兴起来。因为,他看到每一户人家的桌上,都摆着一瓶鲜花。任何一个民族,处在这样困苦的境地还没有忘记爱美,那就一定能在废墟上重建家园。舞蹈家杨丽萍这样说过:“我是生命的旁观者,我来到这世上就是看一棵树怎么生长,河水怎么流,白云怎么飘,甘露怎么凝结。”现代人特别容易得空心病。物质的充裕填补不了心灵的荒芜,在狭隘的成功学教育下长大,很多人丧失了对世界的兴趣和热情,找不到活着的意义。兹心想说,生命是一个过程,我们是为了体验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而存在,并不仅仅只为达成未来的某一个特定目标。当我们努力过、辉煌过,失败过,尝遍世上所有滋味,才能说,自己拥有一个饱满的人生。03用尽全力,才能扎根于生活未开垦的土地极其坚硬,李娟的外婆用拐棍“笃笃”触地,说:“这种地方能长出来什么?”很快,犁耙划开坚硬的大地,红色的种子被撒入土壤中。它们争先恐后蔓延根系,伸向大地深处。贫瘠的土地上,却生出如此香美的食物,这就是生命的活力,热烈而顽强,也是世上最迷人的风景。没有什么比粮食更让人安心,食物具有最深沉的安抚力量。农民与鹅喉羚之间的战斗,鸡和兔子强盗般地争抢葵花油渣,沙枣林中享受盛宴的麻雀……对食物的追求,是最原始的本能。葵花收获了,由于雇不到工人,李娟的妈妈和叔叔硬是咬牙将二十多吨葵花籽扛到了三十多米开外的车上。这些金灿灿的财富,不但榨干了大地的力量,也快要把人的身体榨成渣了。兹心被这种力量深深打动。紧紧依附在这片土地上的所有生命,都在用尽全力活着。那种对生的渴望,对幸福的向往,将冲破一切困难和阻碍,创造生命的奇迹。在前段时间播出的综艺节目《导演请指教》里,韩雪导演了一个短片《超时未送达》,讲述外卖小哥在大城市的辛酸生活。但整段影片看下来,观众却完全没办法感同身受。片中精致的房间,偶像剧的滤镜,超小的电动车,悬浮的剧情,并没有呈现出真实生活的样子,以至于该片饱受诟病。真正的生活,是无数次被击倒后的咬牙坚持,是默默地努力生存,是饱满的情感和沉重的力量。希腊人认为,幸福就是生命的力量在生活赋予的广阔空间中的卓越展现。兹心想说,没有一种生命毫无欲望,没有一种生活不需要力量,没有一种收获,是轻飘飘得来的。只有用尽全力去拼博,才可能收获沉甸甸的幸福。04生命的本质是等待和忍耐人们总是热衷于捕捉向日金色的辉煌瞬间,无人在意金色之外的来龙去脉。但李娟说:“它们远不止开花时节灿烂壮美的面目,更多的时候还有等待、忍受与离别的面目。种子扎根于黑暗大地,冲破泥土的桎梏,奋力向上生长、发芽、分杈、绽放、结籽,以及最后残余的秆株和油渣,这些都是向日葵不同时期的面目。它不仅是激情和勇气的象征,更是长久的等待和忍耐。人生也是这样,或许我们会等到光荣绽放的那一刻,但更多的时候是隐忍的付出和带着遗憾的结局。李娟的外婆跟随女儿从四川来到新疆,从此再也没有回去过。在李娟心中,外婆不是死于病痛和衰老,而是死于等待。她的叙述总是带着挥之不去的伤感。因为那些迟迟无法实现的梦想,也因为太多身不由己的痛苦。她不知道何时才能结束飘泊和动荡,何时才能如向日葵那样迎来属于自己的辉煌。在南㺯洲安第斯高原海拔4000多米人迹罕至的地方,生长着一种巨大的植物——普雅花。它的花穗高达10米,花期只有两个月。花开之时绚丽异常,惊世骇俗。而当花期过后,它也将枯萎而死。令人震憾的是,为了这两个月的花期,它竟然要等上100年。用100年的光阴换取两个月的美丽花期,换取那惊天的一刻,这是一种何其漫长的过程和等待!在大自然面前,在时间面前,万物皆平等。等待和忍耐是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戈壁的风霜磨损了容颜,漫长的时间磨损了生命。我们并非想象中那么坚强,能把握的,只有眼前的每一天。兹心认为,这世上没有太多的理所当然。不为过去伤感,不为将来忧愁,坦然面对人间的悲欢离合,在自己的土地上坚定持续地耕作,在每日的庸常、无聊、失落中,培养真正的乐观和勇气,日渐丰盛自己,尽力开垦一片属于自己的向日葵地。那么,终有一天,你会见到那炽烈的金色光茫。05永怀谦卑之心,面向辽阔世界《遥远的向日葵地》并不是诗与远方的写照,而是李娟日日面对的现实生活。她并非为了逃离,她本就身处远方。带着旺盛的生命力和踏实的心,在她所到之处,播种开花。梭罗在《瓦尔登湖》里写道:一个安心的人在哪都可以过自得其乐的生活,抱着振奋乐观的思想,如同居住在皇宫一般。李娟就是这样的人,在这片荒野中,在动荡的生活中,在绝望与希望的交织中,品出生活的万般滋味。但是,生活远不止于此。田间地头堆满了农药瓶,土壤里遍布着地膜。为了满足农作物的需求,在贫瘠干涸之地大量施用化肥,这都是人类对大自然不顾一切的破坏和掠夺。急功近利的后果,是彻底毁掉大地。李娟亲眼见到死去的土地,表层平整板结,寸草不生,让人触目惊心。对世间万物,对脚下的大地,李娟始终怀着一颗悲悯之心。对于自然环境的持续恶化,她在书中也娓娓道出了内心的焦虑和不安。人类的伟大就在于,能认识到自身的渺小。在大自然面前,人类只是索取者。只有永远保持谦卑,克制内心的贪欲,收起所有的狂妄自大,才能得到真正的安宁和丰饶。这也是《遥远的向日葵地》带给我们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