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这么一位女性,从小就是学霸,毕业后顺利拿到了律师资格证。她29岁就成了英国知名的律师,还被誉为商业界的成功女性。即便她拥有不菲的收入和令人艳羡的社会头衔,然而她过得并不开心。钱越赚越多却没有带来更多的安全感,甚至她还会冒出“我为什么活着”这样的念头。除此之外,她与丈夫也越来越疏离。为了从痛苦的泥沼中挣脱出来,她结束了婚姻,放弃了荣誉,听从了别人的建议,去印度旅行。正是这个契机,她在独处中发现了内心不曾了解的创伤。在深度剖析与自我接纳的训练中,她走出了原生家庭留下的童年烙印。她把生命中遇到的所有问题,都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给出了最真实的回答,并写进了《对生命说是》这本书中。而她就是全球知名身心灵导师奥南朵,“全球最具影响力和启发性的成功女性”之一。虽然她已年过70,但身上的魅力依然无可抵挡。就连华语世界身心灵作家张德芬都称赞奥南朵的状态值得每个人学习。接下来,就和兹心一起翻开这本书,跟随作者细腻的笔触,去触碰内心最真挚的情感。接受生命此刻呈现的样子,寻回内心的力量与喜悦,体会活在当下的真谛。01对自己说是:承认现状,才能跳出过往的枷锁从某种程度上说,每个人都是过去的囚徒。因为从童年开始,我们就被身边人灌输一些“我不够好”的观念。哪怕到了成年,我们依然没有摆脱掉这种标签。这些从他人身上得来的机械式的判断和观念,在书中被作者称为“制约”。简单来说,它被我们无意识的头脑操控着,在不易察觉的层面影响着我们对事物的理解和分析。以至于我们很难不在意外界的眼光,听到别人对自己的议论,头脑中马上就出现了责备的声音。那么该如何走出这种困扰呢?作者给出了答案:对自己说是,对当下存在的一切说是。因为只有你全然接纳,才能跳出无意识下固有思维的制约,事情才有了解决的机会。比如,一个超重的人,怎么才能不被他人的评判所左右,活得轻松一些呢?作者是这么建议的:我们要先停止头脑中那些谴责自己的声音,比如肥胖显人老,并且承认自己确实超重了。当我们不夹杂任何评判去看事情时,摆脱了思想的束缚,所以才更愿意去探究超重背后的原因。大量进食是为了填补心里的空洞,还是躲避伤痛等。搞清后,我们才会做出下一步改变。因此,想要解决问题,我们就要停止对自己说不。我们不再拒绝问题时,看事情的视角也会跟着转变,让我们更加理智地做出选择。是继续过去的处理方式,还是尝试新方法。兹心想起了前不久的一则热搜视频,一位95后的重庆女生,因为创业失败负债了20万。为了还清欠款,她白天跑代驾,晚上洗车。即便熬到凌晨两点,或通宵达旦才赚200元时,她都不曾埋怨过,而是全然接纳了当下的现状。正如她所说:“就算苦着苦着不甜,那也可以接受,再努力。”是啊,只有从内心去接受,头脑才会做出不一样的思考,改变才有价值。心理学家在研究中发现,一个人越是对抗内心的冲突,他就越筋疲力尽。当他能够承认冲突的存在,正视冲突并努力寻求解决办法,才能收获真正的成长。兹心也觉得,勇敢地正视内在的冲突,才是一个人身上最宝贵的才能。如此,才能接住生活带来的磨砺。02对关系说是:与其改变别人,不如修炼自己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任何关系的本质,都是和自己的关系。”感情中也是如此。与其改变别人,不如修炼自己。如果我们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标准和原则去改造另一半,势必会引起对方的不满和抵触。到最后,你不开心,伴侣也不开心,这段关系迟早会在挣扎和争吵中分道扬镳。作者奥南朵认为,如果我们从始至终不去改变对方,而是诚恳地说出自己的感受,那么伴侣就会更容易理解你的想法。彼此间的关系也会更进一步。说到底,“我”才是导致一切的根源。维持好一段关系,最终取决于你的选择。到底怎么做才能让两人之间更亲密呢?作者举了个例子,假如我邀请伴侣一起看电影,结果他却拒绝了,用什么方法来避免争吵,拉近双方的距离呢?书中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路:首先我们不要把对方的拒绝认为是针对自己,他说“不”跟我们没有关系,或许是对方太累了。其次问自己,接受不了拒绝是因为过去留下的阴影还是其它原因。然后找到问题的根源,再去权衡这段争吵是否值得。最后我们也不要压抑自己的感受,向伴侣诉说,哪怕是脆弱的一面,这也是感情升温的最好时机。其实大多数的痛苦,都来源于自己。只有体察到内在的联结,我们才不会把精力过多放在对方身上。去年很火的综艺真人秀《再见爱人》,里面的王秋雨和朱雅琼的相处就引发了无数人的共鸣。王秋雨童年时父亲就对他很严格,以至于他成家后就把这种标准放到了朱雅琼身上。如果对方没有按照自己期待的去做,那么他就会数落和吐槽朱雅琼。直到朱雅琼的感情被消耗殆尽,俩人19年的感情也走向了结局。兹心认为,一段关系出现问题,如果把矛头指向对方,那么注定会让你失望。即便换了人,依然会有层出不穷的问题。因为所有的人事物,都是你内在的投射。如果内在的需求没有得到解决和满足,那么外面再多的改变你也无法感知到幸福。而对关系说是,其实也是在为自己的人生负责。放下对别人的期待,悦纳自己,才是走向幸福的关键。03对情绪说是:深入自己的觉知,也是一种获得想起《圆桌派》的一期议题,至今还令我印象深刻。向来很稳的窦文涛说:“他也曾遇到过很艰难的时刻。”那时他在床上辗转反侧,觉得这个事怎么也过不去了,心里越想越焦虑。然而,到了第二天。事还是原来的事,但他睡了一觉醒来,却突然发觉好像也没大不了的。窦文涛这才意识到:或许事情没有那么泰山压顶,只是自己把它想得太重要了。随后,他冷静下来后重新做了计划,这件事也顺利得到了解决。事还是那件事,但你对待情绪的反应,取决了它的价值。如同那些负面情绪,原本是没什么的,但你把它看的很重,就会影响着我们的心情,从而就会被它支配。说到底,情绪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物,是有能量的。它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比如愤怒,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它包含着自尊自重的力量。当别人触碰了你的底线,你就会生气。这也是在提醒你,界限被侵犯了,你要用力量来守护自己的界限。那怎么处理不喜欢的情绪呢?奥南朵给出了建议:承认它,这也是对情绪负责任。换句话说就是你承认自己处在情绪中,去面对它,但又不受它影响和俘获。不过要想改变根深蒂固的观念却没那么容易,我们还需要借助书中的例子多加练习。假如有人做了让我们生气的事,这时你该怎么对待愤怒呢?作者给到的办法是:第一步先承认愤怒在自己这里,去察觉它,知道了别人只是触发引起了自己的反应。第二步,你要观察身上的反应,捕捉每个念头下的情绪,比如生气、愤怒,记住不要刻意压制它,而是要感受此刻能量的循环。第三步,当你允许情绪用健康的方式表达自己时,就会发现,身体内不好的感觉在逐渐消失。兹心也有同感,只有你学着去接受,疏通情绪内在流动的所有障碍,我们才能慢慢重归和谐与宁静。透过理解和观察情绪,我们就能看到引发内在的导火索,到底是怎样的冲突,让我们生出了戾气。认识到这点,你才会把注意力放在能改变的事情上。因此,对情绪说是,也是给了自己一个不断更新的契机。04对问题说是:负起责任,是生命存在的最顶级方式作家曹又方说过一句话:“所谓成长,就是去接受任何在生命中发生的状况,即使它是不幸的,不好的,也要去面对它,解决它,使伤害减至最低。”诚然。世事变幻莫测,没有谁的人生会一直顺遂,起起落落才是常态。如果遇到不好的状况,一味地把自己摆在受害者的位置上,自怨自怜,那么只会跌入更黑暗的深渊。作者奥南朵说:对发生的不幸说是,也是在和生命一起流动。你的行动会因为你说“是”,拥有强大的力量。积极向上的心态,决定了你未来抵达的高度。想要救赎自己,就要对问题的反应负责任。既然事情发生了,再去抱怨也无事于补。倒不如冷静下来调整好自己,再想办法把它解决。这让兹心想起了当今投资界杰出的思想家查理·芒格,他在最好的黄金年龄,接二连三的受到了离婚、破产、丧子的暴击。但芒格在痛哭完后,告诉自己,要像个男人一样把事情承担起来,要不然沉沦只会酿造出更多的悲剧。他强迫自己保持理智去工作,去解决问题,最后的事情我们也知道了,芒格遇到了股神巴菲特,俩人开启了多年的合作。无论出于哪种原因的不幸,我们都要把责任承担起来,这种主动的负责让我们知道人生是可以自己做主的,我们还有选择的余地。在兹心看来,能够真正的接纳自己,才是觉悟的开始。你接受了问题的瞬间,思维转弯后,很多你想不通的问题或许都会迎刃而解。05正如谁的人生没有沟壑,勇敢地迈过去还是踌躇不前?谁的生活里没有烦恼,及早释怀还是思虑不止?这些都取决于你对人生和生命的认识。唯一让你脱离这些问题的方法,就是接受你生命此刻所呈现的样子。而对生命说是,不是单纯地妥协,它是一种明哲的接纳。对发生的一切说是,用积极平静的心态面对,意味着寻找对的事物,那些带给你满足和滋养的东西。将这种有趣镶嵌进生命里,又何尝不是一种圆满。毕竟人这一生,各有各的活法。但是你用怎样的心态对待生命,它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回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