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兹心在后台收到这样的留言:如今的社会这么复杂,一个女人,究竟要怎样才能过好这一生?的确,现代社会对女性的要求越来越严苛,既要貌美如花,又要能赚钱养家,还要保持身心灵自由。然而,兹心觉得,不管时代如何变幻,在这纷繁的俗世中,女性只有不断强大自己的内心和经济实力,才能握紧命运的风帆,始终活得漂亮。就像上世纪的传奇女性董竹君,出生于贫民窟,14岁被卖到青楼,15岁成为督军夫人,30多岁离婚变成单亲妈妈,独自带着4个女儿在人生地不熟的上海滩白手起家,艰苦创业。后来,她把一手创办的锦江饭店交给党和国家,并连任七届全国政协委员,被赞誉为女权运动的先驱。在80岁高龄之际,董竹君开始拿起笔写回忆录,用8年时间,写出这本40多万字的《我的一个世纪》。她用自己跌宕起伏的经历,鼓励千万女性,不论遭遇什么不幸和磨难,都要心怀希望,为自己而活,不论处在什么境遇,都不要失去精神的独立和灵魂的自由。今天,兹心就带大家走进董竹君亲手执笔的自传,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被命运发了一手烂牌的女性,如何自强不息,奋勇向前,谋生亦谋爱。01无法选择出身,但有权选择活法1900年,董竹君出生在上海的一个贫苦人家,父亲是拉黄包车的车夫,母亲是给人做粗活的帮佣。因董竹君长相姣好,人称“小西施”。尽管在重男轻女的封建年代,家境十分贫寒,但父母愿意节衣缩食,在董竹君6岁那年,送她去私塾念书,盼望她以后能嫁给个丈夫,让家里有出头的日子。无奈天不遂人愿,在董竹君14岁时,得了大病的父亲迫于生计压力,便把她送进青楼,抵押三年,换回300块大洋。双方约定,董竹君用“杨兰春”的名字,卖唱不卖身。虽说董竹君不得已从学堂沦落至风月场所,可她丝毫没有沾染半点浮华烟火。她主动听革命志士谈论国家大事,向有智慧的阿姨请教新知,眼里全是读书人的正气和倔强。青楼的老鸨劝董竹君,早点从了那些慕名前来听戏的公子哥,但洁身自好的她誓死不答应。她深知,此刻的自己已成了一颗摇钱树,若不赶紧逃离是非之地,某天一定会任人践踏。巧的是,有一位名叫夏之时的蜀军军政府副都督,注意到了董竹君,真心欣赏她的聪慧,并表示愿意为她赎身。尽管董竹君也对夏之时有感觉,但她并不想做他买来的东西,而是想与夏之时做平等的夫妻。于是,她决心克服千难万难,自己设法逃出青楼,也绝不让对方花一分钱赎她。有句话说得好:“一个人无法选择出身,但有权决定自己的活法。”就像畅销书《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作者塔拉,在充斥着贫穷、暴力、愚昧的废料场里长大,没有命运的垂青,只能靠自己强大的内心,不屈服的意志找寻出路。哪怕面对咒骂和毒打,她也像磐石般毫不动摇地坚持读书学习、打零工赚学费,只为了凿开生活的一道缝隙,走出闭塞的大山,飞往光亮的世界。兹心觉得,出身只是起点,无法限制你所要抵达的终点。只要不抱怨,不自我放弃,坦然接纳,直面困难,就有逆境重生的机会。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选择成为什么样的人,决定了他能走多远。02自信拥抱爱情,随时保持清醒实际上,董竹君计划出逃的那天,做了充分的准备,她巧妙支开守卫,丢下累赘的绫罗绸缎,成功地在夜里奔向了和夏之时汇合的地点,彻底与过去告别。恢复自由,又可以与爱人共度余生,董竹君的心里自然是欢喜雀跃的,但她没有被爱冲昏头脑。当她知道夏之时还有个重病的夫人后,她清醒地与夏之时约定条件:第一,明媒正娶,绝不做妾;第二,到日本后,送她去读书;第三,共同经营家庭,男主外事,女料理家务。你看,在当时那种封建社会下,董竹君出身虽卑微,但其自尊自爱的觉悟,在如今看来依旧让人称道。反观现实,仍有不少女性,把婚姻当作自我实现的跃迁跳板,认为只要找个好对象,攀上高枝,就能一劳永逸,心安理得地做“金丝雀”。殊不知,在飞速变化的时代,女人一旦停止自我成长,没有自己的思想和事业,等同于失去与未知生活抗衡的能力。正如《金粉世家》中嫁给贵公子的平民女孩冷清秋,在不平等的关系中,放弃自立,被丈夫和亲戚孤立排挤,活得消极自卑,如同一只断了翅膀的鸟。本打算自杀的她,想通后觉醒了,靠着给人题诗写对联为生,日子虽清贫但独立有尊严。兹心觉得,结婚不是一个女人放弃成长的理由。任何时候,女人只有保持经济和内心的独立,才有选择生活的资本。就像主持人梁文道所言:“一个女人一定要有自己过日子的能力,要有别人无法拿走的东西,这很重要。”兹心深以为然。倘若女人成为爱情中的依附者,注定失掉站着活的底气。唯有主动去成长,不断提升自己,肯定自己,能够对人生完全负责,才能建立起自信自强的心态,这是破除焦虑的最好方式,更是赢得他人尊重的最佳路径。03遭遇婚姻变故,懂得及时止损电视剧《我的前半生》有一句发人深思的台词:“没有人能成为你以为的避风港,只有你自己才能成为自己最后的庇护所。”这句话拿来形容董竹君婚后遭遇的变故,再合适不过了。婚后的董竹君,提前完成了学业,回到了四川,为夏之时生儿育女,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然而这并没有给她带来更坚固的保障。不久后,丈夫在派系斗争中失了势,被解除了军职,成了大闲人,还染上了抽烟、赌博等恶习。董竹君没有任何怨怼,一方面理解丈夫的苦闷,另一方面积极地赚钱养家。就在她组织穷苦人家开办织袜厂和黄包车公司,做得风生水起时,夏之时不仅在喝酒后拿她撒气,鄙视她贫贱的出身,还经常对她们母女大打出手,认为女子迟早要嫁人,就不该读书和抛头露面。董竹君多次苦劝无果,她越忍让,丈夫就越暴戾嚣张。她意识到,夫妻间价值观上的矛盾已不可调和,那个朝气蓬勃的有为青年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腐朽封建的独裁者。伤心失望的董竹君,毅然决然提出离婚,放弃都督夫人的荣华富贵,不要夏家一分钱,独自带着四个女儿出走上海,只为挣脱男尊女卑的夫权枷锁。记得主持人杨澜说过:“维系婚姻的,从来不是金钱,不是孩子,而是精神的共同成长。”很显然,董竹君渴望进步,夏之时封建自负,爱情的力量再强大,也无法支撑这段婚姻继续前行。兹心想到,同样是年少成角成家的梅耶,15岁登台做模特,22岁结婚,忍受丈夫长达9年家庭暴力,在31岁成为单亲妈妈,情愿带着孩子净身出户,也要摆脱令人窒息的婚姻困境。之后,她辗转多个城市,艰难打拼,栽培子女,总算慢慢迎来了生活和事业的春天。其实,不委曲求全,才是对自己最大的成全。在兹心看来,果断离开消耗自己的环境,是走出人生的至暗时刻的前提。与其苦苦纠缠,不如及时止损。即便一个人辛劳地自食其力,也胜过在他人屋檐下逆来顺受。面对变故,改变自己才有出路;面对不幸,拧得清楚,勇于破局,敢于舍弃,才能在未来活出真正的精彩。04无惧命运的坎坷,坚信成长才能自救常言道:“女子本弱,为母则刚。”但是,董竹君要凭一个女人的力量带着四个孩子,还有自己的双亲,在旧时代的大上海生存,可想而知,何其艰辛。夏之时甚至放言:“你董竹君若是能在上海站得住脚,我手板心煎鱼给你吃。”万事开头难。董竹君起初在上海靠倒卖小东西赚差价为生,勉强维持温饱。后来她创办了纱管厂,不分昼夜地苦干,才逐渐改善了家人的生活条件。好景不长,纱管厂在淞沪会战时被日军炮弹击中,几乎成了废墟。祸不单行的董竹君,还因参加革命宣传活动遭受牢狱之灾。就在濒临奔溃时,她接受义士资助的2000元钱,创办起四川风味的“锦江川菜馆”和“锦江茶室”,初心是为了资助革命和培养子女,几经波折,事业越做越红火,女儿们也取得不俗的成绩。最令人赞叹董竹君智慧和格局的是,在解放后,她主动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把辛苦经营16年的锦江两店合并为锦江饭店,完全奉献给国家。王小波在《黑铁时代》里写道:“如果我会发光,就不必害怕黑暗。如果我自己是那么美好,那么一切恐惧就可以烟消云散。”兹心不禁想起,中国“诗词儿女”叶嘉莹,60年如镣铐的婚姻,让她受尽异乡的孤苦,丈夫的家暴,命运的搓磨,却始终初心不移,以传承诗词为使命,在95岁高龄时,把毕生的积蓄全部献给祖国的教育事业。总有人在命运发了一手烂牌时,不认命,更不把“命运”作为阻碍自己进步的借口,硬是打成了王炸,活成了传奇。总有人问:一个女人要怎么样,才算成功?兹心想说,真正的成功不是你在巅峰时所拥有的东西,而是你在人生低谷时面对苦难的态度。成功或许难以把握,但成长一定可以自救。不管前方有多少风浪,只有无所畏惧,自强不息,才能活出这一生的精彩。05历经人生沉浮,泰然自若不断行十年的国内动乱,60多岁的董竹君曾含冤入狱,她在狱中不改坚强和乐观的心性,每天小跑、刷马桶、睡前闻香皂,鼓励自己要像青松那般无惧风吹雪打。70岁时,她在狱中题诗,祝自己生日快乐。平反后,80几岁的她提笔撰写回忆录,在接受央视采访时曾说:“我认为人生必然要经过许多坎坷磨难,对它一定要随遇而安。”1997年,96岁的董竹君还想着开一家幼儿园,不过计划尚未落地,她已驾鹤西去。纵观董竹君的一生,她从不因出身、性别、年龄而停止学习的脚步,面对爱情,全力拥抱,面对生活,尽力释怀,既不把婚姻当救命稻草,也不曾抱怨命运的曲折。初衷不改,信念不移。她用自己起起落落的一个世纪,告诉所有的女性:只要足够坚韧,便会走出一个充满光明的未来;只要把挫折踩在脚下,苦难就会变为成功的垫脚石;只要你做出成绩,全世界和颜悦色。生命的际遇从来不会一帆风顺,兹心愿你面对人生沉浮,泰然自如,愿你熬过所有的困苦,渐入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