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斗“不老鸡” 向阳雪暖

智斗“不老鸡” 向阳雪暖

2018-07-16    11'28''

主播: 许瀚宇

133 1

介绍:
智斗“不老鸡” 作者:向阳雪暖 大姐的夫家姓徐,一穷二白的走出黑土地,认了个师傅做烤鸭和卤猪蹄。姐夫本是厨师,在卤菜的经营过程中又探索研究出了素菜的调制方法。创业之初,生意很火,时间久了,就有人惦记这档营生了,为了守住客户,维持效益,那一年暑假,我大一,大姐夫让我过去帮忙,智斗“不老鸡”。 姐夫的卤菜和凉菜号称“冷菜一绝”,在洪城的现代名城小区北门树起一面大旗,主打烤鸭和卤猪蹄。竞争对手“不老鸡”在北门的东侧也独树一帜,主打烤鸭和烤鸡,传说“不老鸡”因为看到我姐夫家生意火爆,特地拜师,“不老鸡”的师傅起家做的就是烤鸭和烤鸡。一边是拿手的绝活,拜师的技,另一边则是师徒传承的老手艺。一时间真可谓旗鼓相当,伯仲难分。 接到电话,我放弃了暑假在校外打工的计划,火速赶回洪城老家,为姐夫出谋划策,参谋“斗鸡方略”。当天夜晚定下一计:“薄利多销,拔鸡毛”。 次日我们依计行事,连夜偷偷赶工,制作了两倍以上的冷菜份量。出摊时候,分两批将冷菜运至凉菜车。另外,在卖菜的时候,份量足,去零钱,给消费者甜头。由于姐夫的凉菜本身就比“不老鸡”家的凉菜好吃,再加上我们突然加量,又增加了销售帮手——我,当日“不老鸡”惨败,整车的凉菜在晚上八点多还剩下半车,而我们早已收摊回家了。 接下来的几天,“拔鸡毛”的策略实施地非常有效,每天晚上“不老鸡”低着头往回走,本身就有点败顶的一撮头发下垂,瘦长的脖子拉得老长,耷拉着耳朵,活像一只斗败的公鸡。 直到有一天,“不老鸡”的精神头好了许多,似乎有什么喜事,一改前段时间的斗败形象,来到了凉菜车。姐夫和我说这不是要对我们进行反击了吧!我笑笑:“以我的嗅觉,目测敌军还有三秒到达战场。”果不其然,几秒后,一个妙龄少女走上了“不老鸡”的凉菜车,开始优雅地忙碌着。我和姐夫幡然醒悟,这是“不老鸡”的美人计啊,把女儿找来做帮手,准备整出个凉菜西施来。那几日,我们“拔鸡毛”的效果越来越差,以至于最后我们两败俱伤,各家每天都略有剩菜。幸好买菜的大爷大妈多,要都是血气方刚的小伙子,或许我们会元气大伤。 “拔鸡毛”的策略在“不老鸡”女儿的美人计下再无优势,一来对方的“凉菜西施”确实吸引眼球,二来对方添加了人手减少了客户等待时间,我们原有的速度优势就不复存在了,“拔鸡毛”不再奏效。于是我和姐夫定下第二计:“心病还需新药医”。 第二计的制定依据是客户需求,长期吃我们两家菜的人开始慢慢的习惯了菜的味道和菜品,菜的种类没有变化,口味没有改变,自然慢慢的就有点腻了。针对这一计划,我和姐夫开始研究新菜的配方和材料,变换着菜的搭配,做到卖相精致优美,另外特地请教姐夫的师傅,研制新的配方卤水,使得卖相好,口味更好。这一方案的实施,“不老鸡”又蒙了好几天,发冠开始下垂,耳朵也耷拉着,脖子又往下低了几个尺度,但是没几天,他又来了精神,家里开始有人陆续的来往,他还停业了几天,随后开始模仿我们的菜,素材搭配模仿的很像,至于口味,似乎也渐渐赶上来了。后来才知道,那几天里,“不老鸡”把师傅、祖师爷都请来了,充分研究之后定下了“模仿计”,还私下里买了我们的菜回去研究,虽生意不如我们,但也不至于惨败。双方再次陷入胶着状态。 为了斗倒“不老鸡”,我们又开始了第三计:“察言观色,拉客计”,这一计被姐夫使用的炉火纯青。由于“不老鸡”与我们的菜车是门对门,所以顾客在选择时总是这边望望那边望望。针对这一情况,姐夫和我开始揣摩买菜人的心理,毕竟每一位顾客都抢,效率低,还耗费体力,我们需要对客户进行精准定位。于是,每当来一个人时,姐夫就开始跟我说了“这个老太太,左看看又看看,看我们的多一点,估计想买我们的菜,快去拉,打招呼”,“这个小姑娘,慢慢地像我们这边斜过来了,快去,肯定想买我们的,不要被不老鸡拉走了”,“这个是不老鸡的亲戚,不要去拉了,喊破喉咙也不会买我们的,省点力气,歇一歇”,“这个人从来没来过,快去抢,打招呼,放窗户,快快快”……果然一个个命中率很高,效果很明显。虽然“不老鸡”也学我们,但是感觉一直在模仿我们。 后来啊,我们又出了很多计策“天下武功,为快不破”、“美男计”、“釜底抽薪计”等等,我姐夫甚至戏称,要我牺牲色相把“不老鸡”的女儿给收了,双方你来我往的,虽然都是我们处于上风,但彼此精疲力尽。 后来的后来啊,“不老鸡”终于不想再做“斗鸡”了,开始找我们和谈,双方各让一步,轮流出摊,每月他家做十四天,而我们因为生意比他们好让我们做十六天,双方以此协定为准,不再继续争斗,互惠共生。一场“斗鸡大战”得以告终。 多年以后,回想当年,双方的争斗之下,买菜的人受益最多。然而,那年对手的不屈不挠让人敬佩,双方的斗智斗勇,更像一场精彩的演艺,人生不就是需要有几个这样的对手,彼此才能走得更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