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时节,素有古都之称的洛阳迎来了最美丽的时刻,龙门石窟古老,牡丹香气四溢,龙潭山水绝佳。春光明媚无限,走在洛阳的春天里,你会觉得眼睛和心,都是满满的幸福。
“春来谁作韶华主,总领群芳是牡丹。春色渐浓,当桃花、杏花都花开花落时,牡丹才如含羞少女姗姗来迟。高贵的牡丹灿然而放,把春天的美轮美奂、妖娆多姿展现得淋漓尽致、荡气回肠,可算是“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放眼四望,千姿百态的牡丹开遍洛阳古城。千年帝都,美若天庭,疑似琼楼,到处都是牡丹仪态万方的倩影:云雨中,烟村外,大街上,公园里。 这里几朵,那里几丛,更有连片成堆的,郁郁葱葱,层层叠叠,柔情姿媚,撒娇吐艳,流香四溢,芳馨袭人!再看人流如潮的赏花人,从天南海北、四面八方,踏着春天的节拍,追寻牡丹的香魂,来到洛阳欣赏它的风华与神采,品味它的高贵与典雅。实乃今日牡丹花更好,五洲四海争相来。
龙门石窟被誉为中国古代佛教石窟艺术三大宝库之一,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夺人眼目的光彩。他是北魏、唐代皇家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是皇家意志和行为的体现,具有浓厚的国家宗教色彩,两朝的造像反映出迥然不同的时代风格。在北魏时期雕凿的众多洞窟中,以古阳洞、宾阳中洞和莲花洞、石窟寺这几个洞窟最有代表价值。其中古阳洞集中了北魏迁都洛阳初期的一批皇室贵族和宫廷大臣的造像,典型地反映出北魏王朝举国崇佛的历史情态。这些形制瑰异、琳琅满目的石刻艺术品,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域外文明交汇融合的珍贵记录。北魏时期人们崇尚以瘦为美,所以,佛雕造像也追求秀骨清像式的艺术风格。而唐代人们以胖为美,所以唐代的佛像的脸部浑圆,双肩宽厚,胸部隆起,衣纹的雕刻使用圆刀法,自然流畅。龙门石窟的唐代造像继承了北魏的优秀传统,又汲取了汉民族的文化,创造了雄健生动而又纯朴自然的写实作风,达到了佛雕艺术的顶峰,显示了唐代雕刻艺术的最高成就。为这亘古不废的龙门之地描绘出了永不凋谢的艺术之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