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雨|献给广播站的不二情书
————————————————2016杏林之声—————————————————
我想成为你心中常驻的播音演员
一环路上
总有你的故事
陪伴我的,
是夏天的风,秋天的叶
还有,一环路上的杏林之声。
对广播站的爱
三行不够
至少四行
和你走在一环
想说什么却被广播红了脸
“一梦四年,依然是身边人”
记忆的相册几点几笔,比岁月更长情
盛夏流光里最缠绵的一句:
“人间一程,幸甚相遇”
—————————
Hey,亲爱的小耳朵们,欢迎收听本期听雨,这里是杏林之声校园广播站,今天,我们想给你讲讲广播站的故事。
——【周一】
姝姝:
跟我搭档最多的就是于航同学了,我们一起经历了新手的懵逼尬聊,还有下午播音同时没带电脑的尴尬,而萨尔学姐作为第一个监督指导我们的前辈让我觉得很开心,也非常感谢康康和娴娴给我的鼓励,我会一直努力下去的!虽然你们即将远行,但广播站里处处都是你们的身影。 ——《文化之旅》
——【周二】
叶雯:
第一次和我添儿搭的时候一直忐忑,因为素来难以快速组织言语,也确实最开始搭档的时候磕磕绊绊,紧张的一直摇头让我添儿快点补救,紧张的满脑壳汗,真是热爱我添儿啊。
想对我的搭档说:天下谁人不识君呐! ——《学姐有话说》
——【周三】
越洋:
急匆匆的走进442,熟悉的桌子,吱吱作响的椅子,还有那个无力吐槽的话筒,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些设备,却让我们满脑子想的都是它!热爱它的温度,冬暖夏凉不为过,依恋它的气味,充满纸张书本的气息,就在这不到20平方米的小屋子里,我们可以尽情的发挥,分享自己的快乐在一环路上! ——《杏林·朗读者》
——【周四】
刘怡:
还记得某周四下午,我的搭档们一个要考试,一个有事情会迟到点,只留我一人呆在主机守塔,最重要的是,我没钥匙啊!!!
这时候一个英勇的超级兵出现了——越洋!下了课就奔过来帮我开门,见我孤军奋战,还英勇地与我并肩作战!熬到了我方英雄复活……
感动得我不要不要的。 ——《为你停靠》
——【周五】
文燕:
这个学期,终于如愿以偿的做了《医林趣语》这个节目,两个才大一的中医学学生一起在节目中尬聊,谈中医文化,谈中药还有食疗;喜欢和方月一起,模仿各种语气讲述不同的中药故事,记得,开着麦,用搞怪的语气说话时,我们想笑又不敢笑的样子。
嘿,我的搭档,很高兴遇见你呀! ——《医林趣语》
——【美编】
谢禄宇:美编(2016级旅游管理)
在广播站一年以来,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一次成功做好听雨电台节目后期。因为以前对电台节目很向往,但是从来没有真正接触过后期,所以当学姐对我做的后期认同的那一刻,就有一种难以言表的成就感。谢谢广播站的所有伙伴,谢谢大家的配合,谢谢这一年来所有带给我成长的伙伴。
——【记者】
李晨悦:记者(2016级药学)
在广播站工作的一年,感动其实是来自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不管是中午进行新闻编辑,还是下午和小伙伴一起拜访,或者是深夜的拼死赶稿,我都不曾后悔,甚至内心窃喜,因为我认识了你们。这一年很感谢大家的陪伴,不管即将步入社会工作的学长学姐,还是明年仍会在一起共同努力的小伙伴,我都祝福大家。在你拼搏之时,别忘记我们仍是同伴。
——
牟金霞:记者(2016级中药学)
记得我第一次写听雨时,很多的语句都是习惯于自己的语言环境,如果作为一个公众号推文来说就不合适,但是和我搭档的小伙伴很有耐心,她跟我聊了一个晚上,教我应该怎样把一件事物活灵活现的表现出来。第二天我也改了一天,那最后小伙伴回复我“很不错!改的很好”顿时心里的石头就放下了,心情也多云转晴了。
——
周荟:记者(2016级中药学)
在夏日的洗礼下,迎来了大一的毕业,这一年发生的很多事已淡忘了,但那个冬季里和红丽姐的寒暄,我依然记得。 虽然只是普通的聊天,却让我在迷茫的大学感受到了久违的关心和温暖。
广播站的小伙伴们,谢谢你们,愿你们永远漂亮的屹立在时光中!
——
徐吴紫荆:记者编辑部部长(2015级市场营销)
与君初相识,便遇倾城色。已经记不得是何时,你,就这样悄然无声的驻扎在我心里,离不开逃不走,心心念念。或许是无数次一环路上温暖的问候;或许是无数个夜晚一起加班的回忆;或许是无数个谈天说地,畅所欲言的思想交锋…杏林之声,对你的感情,就像小火炖鸡汤,慢慢入味,渐渐入心。
人非木石岂无感,不如不遇倾城色。
没什么事,我只是,考试考砸了想听听你的声音。
无论晴雨,无论朝夕,只要你在,都是背景。
想把我唱给你听,听听那砰砰砰的声音…
你好,杏林之声,感谢你的多多指教!
————————
To 最爱的广播站
念 杏林之声
念 杏林之声的你们
念 杏林之声的自己
杏林之声亲爱的小耳朵们,有缘再会
愿 杏林之声 安好
————————————————2016杏林之声—————————————————
本期主播:刘怡、兰姝姝、刘康宁、冯叶雯、王越洋、陈文燕、萨尔
后期:傅子原
文稿来源:杏林之声广播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