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38—40章
德 经
【第三十八章】(上德下德)
上德不德, 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
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
则攘(rǎn g)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
失仁而后义, 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bó)而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处(chǔ)其厚,
不居其薄(bó);
处其实,不居其华。
故去彼取此。
【第三十九章】(下为高基)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
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
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
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也。
天无以清将恐裂,
地无以宁将恐发(fèi),
神无以灵将恐歇,
谷无以盈将恐竭,
万物无以生将恐灭,
侯王无以正将恐蹶(jué)。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
此非以贱为本邪(yé)?非乎?
故致舆(yù)无舆。
是故不欲琭(lù)琭如玉,
珞(luò)珞如石。
【第四十章】(无中生有)
反者,道之动; 弱者,道之用。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