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患者如何把持饮水量

肾病患者如何把持饮水量

2017-09-11    03'05''

主播: 京美之声

360 1

介绍:
听京美之声,享健康人生,大家好,这里是荔枝FM2528053,我是今天的主播。   患了肾病的人都知道要控制饮水量,通常情况下出现水肿的肾病患者,要必须严格控制日常水的摄入,以来维持液体平衡,又不会加重肾脏负担。正确掌握水的摄入量,对于我们的肾脏有很大的益处。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关于肾病患者如何把持饮水量的问题。   肾病患者怎么掌握饮水量?在急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肾盂肾炎有明显水肿时,应限制水的摄入,如无明显水肿时,则不必限制饮水。无尿或严重少尿的患者,一般仅需要无钠的、并且能够恢复蒸发和小量的尿中丢失的水就够了。   医嘱中的水摄入量,应将每日产生的内生水350毫升,计入其中。“内生水”是指食物氧化和细胞新陈代谢所释放的水分。许多慢性进行性肾脏病患者,在疾病的终末阶段发生少尿或无尿时,它们很可能在这种情况之前身体保留盐和水的能力已经受损。这时如果盲目的限制水的摄入,就会促使已经受损的肾功能进一步恶化,这类情况应加以警惕,并立即补充其丢失量。   慢性肾病患者心力衰竭时,水的排泄是减少的,故水的入量应严格控制。有的肾病患者,没有明显水肿症状,但怕出现水肿,故盲目地限制饮水,是没有必要的。   在估计水的入量时,要观察患者有无口渴感、眼球弹性、口舌粘膜及皮肤充实度,还需观察尿量多少、血压变化及胶体渗透压作为参考依据。不过在临床实践中,还以每天观察患者的体重变化作为估计水的入量,比较方便和实用。   医生提醒,秋天已经到来了,天气越来越干燥,做为肾病患者在饮水的问题上应该要重视起来。特别是排尿严重困难的肾病患者,在饮水上更是要小心。稍有大意就会影响到病情加重。   今天的京美之声就到这里了,听京美之声享健康人生,我们下期再见。